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地形地貌 >> 迟到的总结相对平民的阿根廷为何能夺冠,他
对目前经济状况不佳的阿根廷来说,足球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欢乐,更是精神上的慰藉。
诗人鲁比的长诗《祖国阿根廷》中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祖国:“在遥远的地方,我忽然想起祖国就是一双双眼睛,手和脚。属于那些在路上、街上、海滩上、森林里、高山上的人们,在同一时刻,他们如此痛苦又如此开朗,美洲、欧洲、阿根廷都失去了边界,失去了旗帜,只剩下历史、地理和加代尔、马拉多纳、贝隆夫人、博尔赫斯、格瓦拉和风情,只剩下眼泪、微笑和舞蹈。。。”
阿根廷足球的激情与艺术只能从民族气质的层次上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欧洲白人后裔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阿根廷在二战之后曾经聚集了巨大的财富,这种经济上的繁荣在70年代达到了极致,这样双重的背景使他们一直以来在南美大陆具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在文化归属上更倾向于欧洲。
这种气质也渗透在足球领域,同样拥有华丽技术的阿根廷人天生就要比南美其他国家的球员具备更高的战术素养。阿根廷的探戈更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绅士行为,奔放但不失优雅,属于上流社会里的生活方式范畴。这样的气质融入他们的足球之后,便给绿茵场平添了一份无法阻挡的激情和王者气息。
终于,历经6年的等待,一朝加冕!
抒情结束,进入正文。卡塔尔世界杯已结束半个月,阵容看起来并不光鲜的阿根廷队可以成功夺冠,到底凭借哪些因素呢?
原因分成两大块,首先说外因:
一.赛程有利。
1.小组赛的几个对手实力一般,当然,强于世界杯冠军的沙特除外。
2.打完1/8决赛有6天的休息时间,这对于5岁的梅西来说至关重要。
.踢完半决赛以后,比另一个半区进入决赛的球队多休息一天。
二.淘汰赛的4个对手相对来说不是太难打。
1/8决赛的对手澳大利亚能够小组出线是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基本都会认为是D组第二会是丹麦。他们能闯进16强已经是强弩之末,阿根廷赢澳大利亚基本上是手拿把攥。
1/4决赛的对手荷兰虽然名为无冕之王,但他们能顶着这个名号是因为曾经的荣光,而不是他们当下也拥有无冕之王的即战力。虽然荷兰的中后卫是世界独一档,但他们的防守问题非常严重,因为中场拦截能力有限,很容易被对方通过中场,导致对方前锋直面己方后卫。他们在踢塞内加尔、厄瓜多尔以及美国的时候已经暴露了这个弱点。
即便如此,阿根廷依旧跟对手踢到了点球大战,最终凭借着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点球脚法涉险过关。
半决赛对手克罗地亚也非四年前的全盛时期,核心球员都老了四岁,锋线也没了锋霸曼朱基奇,终结能力严重缺失。
虽然八强战神勇淘汰巴西,但这届世界杯的巴西队,实际战斗力远远没有纸面实力那么强。他们后防老化,中场只有工兵没有创造力(内马尔更偏向影锋),锋线球员同质化严重,没有绝对的超级球星,只靠一个内马尔。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巴西失常发挥外加克罗地亚超水平发挥才爆冷晋级。所以说克罗地亚在四分之一决赛的胜利,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半决赛阿根廷取胜也不会太费劲。
决赛的对手是卫冕冠军法国,虽然再次杀入决赛,且上一届阿根廷:4被法国淘汰出局(看过那场比赛的球迷应该都知道,18年阿根廷和法国的差距绝对不止一个球)。但这场比赛双方是此消彼长之势,法国的实力比4年前下降了很多,在损失了博格巴和坎特的情况下,法国在攻防两端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阿根廷队则踢得气势如虹,迪马利亚首发凿开了左路,以德保罗、麦卡利斯特为首的中场匪帮对格里兹曼形成合围之势,让法国大脑无法顺利出球,在前60分钟,法国队都组织不起有效地进攻。
虽然最终进入点球大战,但善点的阿根廷队冠军可以说是天命所归,大马丁连拒科曼和琼阿梅尼,冠军水到渠成。
三.最后三场淘汰赛都获得了点球。
这个话题是逃不开的,虽然这三个点球通过反复回看问题不大(对阵波兰那个点球感觉莫须有),但也至少可以说明阿根廷运气还是非常好的。
那球队能夺冠,内因都有哪些呢?
一.团结。
全队球员都紧密地围绕在梅西身边甘当绿叶,所有人都在拼命奔跑和拼抢,只为了给梅西节省体能,利用他几秒钟的天才来决定比赛胜负。
主帅斯卡洛尼排兵布阵,战略战术计高一畴。队员精诚团结,以梅西为核心的法制体系和为国争光的必胜信念,上下一心其利断金,是老中青结合的完美体系。
二.国家荣誉感和对冠军的渴望。
从决赛前全队高唱国歌的那一幕就可以看出他们必胜的决心,为了赢下世界杯,为了国家荣誉,他们每球必争,不惜搭上整个职业生涯也要拿下这场比赛。
这一次,他像极了那个男人。
三.斯卡洛尼的关键变阵。
对阵荷兰变阵52,拿下一个前锋,增加利马踢三中卫。这一变阵使两个边后卫获得了更多插上助攻的机会,很好的利用了荷兰中场薄弱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打击,阿根廷的两个进球一个是莫利纳右路插上接梅西的手术刀传球破门,一个是阿库尼亚在左路的突破制造了点球破门。虽然最后十几分钟因为防线身高问题被荷兰用高空轰炸绝平,但斯帅的赛前部署堪称完美。
对阵荷兰的52
对阵克罗地亚变阵,放弃球权诱敌深入,利用防守反击破敌。克罗地亚的短板在面对巴西时也明显暴露了,那就是他们擅长防守反击,但阵地战缺乏能够一锤定音的前锋。开场后阿根廷主动收缩在半场防守,克罗地亚上当后开始全线进攻,防守队形逐渐散乱,被阿根廷抓住两次反击机会在短时间内打进两球,比赛失去悬念。
对阵克罗地亚的
对阵法国变阵4,把迪马利亚放在左路堪称神之一手,迪马利亚的优势在于突破能力与创造力,但同时也有体能不足和容易丢失球权的劣势。迪马利亚出现在左路,可以让其持球突破后传中制造威胁,同时因为姆巴佩在另一侧,迪马利亚即便丢失球权,几名中场也可以就地反抢,避开姆巴佩得球后迅速反击带来的威胁。通过赛前部署,决赛上半场阿根廷不但取得了2:0的领先优势,还让法国前60分钟都没有一脚射门。虽然在比赛后半段因为体能下降被法国连进两球扳平比分,但并不能掩盖斯卡洛尼赛前部署的神奇。
对阵法国的4
四.强势崛起的几名年轻球员强化了球队的中前场并激发出了最好的梅西。
在赛前这支球队被认为是最平民的阿根廷,也是被严重低估的球队,实力大与名气。有几名小将早就已经在俱乐部崭露头角。恩佐在本菲卡以出色的发挥帮助球队在欧冠小组赛力压大巴黎和尤文,以小组第一晋级。麦卡利斯特在布莱顿是球队的大腿,小蜘蛛阿尔瓦雷斯在曼城也露出了锋芒。
在洛塞尔索因伤无缘世界杯,帕雷德斯和劳塔罗等人状态迷失的情况下,三名小将撑起了阿根廷中前场的脊梁。中场拦截扫荡有德保罗,中场出球有恩佐,中场持球推进有麦卡利斯特。小蜘蛛虽然在俱乐部表现出的个人能力不及劳塔罗,但其不知疲倦的奔跑却最大程度的给梅西拉开了空间,并弥补了梅西跑动少的劣势,形成完美互补。而梅西需要做的,就是在最危险的地带拿球,完成致命一射或致命一传。
五.历史顶级的点球阵容。
今年的阿根廷是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支踢了两场点球大战的冠军球队,点球能力可谓是全方位无死角。
阿根廷历史上的菲洛尔、戈耶切亚、罗阿、罗梅罗都曾经在世界杯扑出过点球,大马丁扑点球的能力显然比他们更强。单论扑点球,大马丁在足球历史上都属顶级,而他在职业生涯中所参加的6次点球大战全部取胜,无一败绩。
大马丁扑出范戴克点球的瞬间
再看阿根廷的射手,除了对阵荷兰踢丢点球的恩佐,阿根廷可以排出6名非常优秀的点球手:梅西、迪巴拉、帕雷德斯、蒙铁尔、劳塔罗、麦卡利斯特。
梅西虽然在常规时间的点球命中率比较差,但整个职业生涯所参加的点球大战中8罚7中,这个命中率非常不错了。唯一罚丢的一次是16年美洲杯决赛,为此梅西还被叫了多年的智利球王。
迪巴拉向来以脚法神准著称,在尤文和罗马都长期是球队的第一点球手。帕雷德斯在国家队4次主罚点球全部命中,对阵荷兰面对身高20的门将诺珀特爆射死角让人印象深刻。蒙铁尔虽然常规时间内进攻属性不够,但点球大战两次都成功骗过对方门将打进。其脚步极具欺骗性,职业生涯至今一共9次主罚点球,无一失手。
劳塔罗虽然常规时间是战犯级,但点球大战时拥有大心脏,已多次验证。
而决赛最后时刻被换下的麦卡利斯特,在布莱顿也是头号点球手。跟这样的一支球队踢点球,注定会是一场噩梦。
总结来说就是,全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员几乎状态都挺好,在加上一些运气,(当然自身实力在那),阿根廷焉有不胜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