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

10月6日的校园天气预报已出炉

发布时间:2022/2/19 20:42:45   点击数:
白癜风可以吃辣吗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49726.html

10月06日天气预报

已准时送达!

城关校区

小雨转多云,9-19℃,

东北风1-3m/s

榆中校区

小雨转多云,6-15℃,

东南风转西北风2-4m/s

今天夜间至明天早晨或有小雨,此段时间出行记得带好雨伞。

明日昼夜温差较大,易发生感冒,请适当增减衣物。

GRAPES区域模式预报图

hPa位势高度场显示,兰州上游地区有一弱波动(红色方框),这将有利于兰州地面低值系统的发展,加强上升运动;hPa风场显示,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四川北部的偏南气流向甘肃地区输送暖湿空气,而到了明天中午过后,这股水汽输送被偏北风阻挡在甘肃南部,故判断今天夜间至明天早晨可能有降水,之后为多云。

明天云量比前几天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阻挡变少且夜间保温作用变弱,故相对今日,明天兰州最高温度变高、最低温度变低。

随着各种气象知识的普及很多人通过新闻等方式了解到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概念,但不太清楚他们具体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今天的气象小课堂我们一起了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一、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源自西班牙文ElNi?o,原意是"小男孩",也指圣婴,用来表示在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他们发现,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厄尔尼诺"潮流。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是“小男孩”或者“圣婴”的意思,与之对应的是原意为“小女孩”或“圣女”的拉尼娜。拉尼娜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持续异常低温的现象。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机制?

在正常年份,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东南信风盛行。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那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而东太平洋下层冷海水上涌,导致这里海面温度降低。

当东南信风减弱时,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与此同时,原来的这里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当东南信风异常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异常强烈,降水异常偏少;而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这就产生拉尼娜现象。

三、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容易带来“暖冬”,北方地区容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南方会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东北易出现“冷夏”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更能引起极端天气的发生。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每当遇到厄尔尼诺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个数要远远低于往年,并且还会造成夏季风减弱,夏季雨带向南偏转,使得华北一带少雨干旱,南方低温洪涝,在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第二年就发生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水。

拉尼娜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文字

兰大气象台

图片

网络

执行编辑

高艳

责任编辑

冯薇

审核

王金艳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dxdm/243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