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

秘鲁厄瓜多尔游记7携程攻略社区

发布时间:2024/9/17 11:43:46   点击数: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40412/a1oelip.html
作者:木鱼姑娘在阿雷基帕我住在一个庭院式的旅馆里,院内有一棵十几米高的仙人掌树,两层楼高,从来没见过这么高大的仙人掌。早上起来吃过早餐,我就开始盘算今天的行程,按计划今天晚上要到达普诺Puno,的的喀喀湖畔小镇,长途客车7个小时可以到达普诺,这样我就有半天时间可以在阿雷基帕游览。出了旅馆大门来到街上,看到街上已经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孩子上学,大人上班,家庭妇女出门买菜,一片繁忙景象。阿雷基帕城市街道看起来还像是在远古时代,窄小的街道,石头铺路,坑洼不平,街道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汽车过路口,看谁开车猛,谁抢先谁先过,慢一点的只好紧踩刹车。我悠闲自得地边走边看,看街道两边的建筑,看穿戴各异的行人,看过往的车辆,看什么都新鲜。阿雷基帕旅馆里的仙人掌秘鲁阿雷基帕市中心博物馆前女保安阿雷基帕是秘鲁第三大城,人口约64万,位于秘鲁南部的米斯蒂火山山麓地带的奇利河谷地,海拔米,土地肥沃且水源充足,气候干爽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4.4℃。在15世纪,该地区由艾美拉印第安人控制,其后被印加人占领,成为供给印加帝国农产品的重要基地。现代的阿雷基帕城建立于年8月15日,由西班牙殖民者改建成现在的样子。西班牙殖民时期,在秘鲁总督辖区中该地的西班牙人聚居比例最高,众多的遗迹及建筑具有浓厚西班牙风格,并发展出麦士蒂索人(混血儿)族群。但年代起,来自秘鲁各地的人大量涌入,改变了该市的人口和文化特征。由于历史的传承,阿雷基帕有印加帝国的遗迹,同时富有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安达鲁西亚及西班牙特色,著名景点包括建于16世纪的大教堂CatedraldeArequipa、圣卡塔莉娜修道院、中央广场GoyenechePalace等。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雷基帕列为世界遗产。阿雷基帕市中央广场阿雷基帕孔子学院看来西班牙殖民者在秘鲁,或者在南美各国建立大小城市都一个版本,市中心有一个中央广场花园,广场一侧建一个大教堂,对面是行政机构大楼,阿雷基帕也是这样的模式。我来到中央广场花园,看到花园中心有一个大水池,水池中间立着一个三层叠落的喷水坛,水从上一层一层地往下流淌,看上去又有艺术性又有动感。花园四周长着十几棵高大的棕榈树,枝繁叶茂,衬托出城市的热带风貌。老人们坐在花园的长椅上聊天晒太阳,小孩子们在地上的鸽子群中跑来跑去,惊吓起鸽子乱飞。古老的城市充满了现代生活气息。在阿雷基帕的郊区的旅游胜地是有名的科尔卡大峡谷Canondelcolca,号称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我在这里只有半天的时间,实在没有时间去了,留个小小的遗憾吧。在市中心游荡了3个小时,11点钟回到旅馆收拾好行李,出门叫个出租车来到阿雷基帕的汽车总站。长途汽车总站内有多家客运公司,各自有售票窗口,我找了一家看上去比较正规,招贴画上汽车挺漂亮的的长途客运公司,买了一张中午12点30分开往普诺Puno的车票。一看时间还早,正好肚子也饿了,先找地吃午饭。汽车总站周边有很多小饭铺,都敞着门,我挨着个看,因为都是秘鲁当地饭菜,招牌上写的菜名我也看不懂,只能看看人家食客正在吃的是什么,然后我好做决定。最后走到一家饭铺,店堂姑娘招呼我进去,我探身看了看,里面还算干净,墙上挂着彩色招贴画有各种饭菜的照片,这个好,我能看清楚饭菜是什么东西。我指着其中一个画对姑娘说就要这个,这是一个大盘子上有米饭有炒菜的套餐,就像中国的盖浇饭,只不过炒菜没有盖在米饭上,是摆在米饭的旁边。我坐下等候上菜,回头一看有一个顾客正吃着一碗热气腾腾,香味甚浓的肉汤,好香啊,我也要来一碗,我招呼店家姑娘过来,指着人家正吃的肉汤,连比划带说,说就要这个。这碗肉汤真香,也不知道是什么肉,问他们,他们说什么我也听不懂,汤里除了肉块还有土豆块和什么菜,还有粉丝,和上佐料,热气腾腾一大碗,那感觉就像老北京的卤煮火烧。我想这肉汤可能是秘鲁当地的特色菜吧,我看有好几个人都吃这个。米饭炒菜加一碗肉汤,吃得我饱饱的,这顿饭一共花了7索,合不到3美元。中午12点30分,长途车正点开出汽车总站。这是我在秘鲁第三次乘长途客车,相比较前两次这次客车上国外游客少,大都是当地人乘客,能看得出来,他们的皮肤颜色是黑褐色的,脸好像总也洗不干净似的。妇女穿着大红大绿色彩鲜艳的衣服和裙子,带着粘呢子礼帽,身后背着用红绿条纹布兜起来的大包,所带的东西都放在这个大布包了,有吃的喝的用的,我还看到一个妇女把小孩也放到这个大布包兜着背在身上。秘鲁当地妇女人人都背这么个彩色条纹大布包,就像城市女人一定要挎个提包出门一样。这趟车是开往安第斯山高原小镇普诺,这里阿雷基帕相比较就是个大城市,因此很多人买了好多东西上山,大包小包的,把客车行李储藏间塞得满满的,那情景就好像北京开往河北哪个偏远县城的长途车似的。长途客车出城后就开始一路上山,本来阿雷基帕就已经在安第斯山海拔多米的高山上,汽车再沿着山路上行攀升,周边的景色更显出高原景象。山上没有高大树木,都是成片的低矮灌木林和广阔的草甸,远处高耸的雪山在绿草成荫的草原衬托下显得更加巍峨壮丽。安第斯山,在书本里看到过你,今天有幸亲身来到你的怀抱中,亲身游历体验你的雄伟宏大。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全长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晚上7点多钟长途汽车终于到达普诺小镇。普诺位于秘鲁东南部安第斯山高原上,隔提提喀喀湖与玻利维亚相望。提提喀喀湖位于海拔多米的高原上,号称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在这高海拔的地方旅游,第一个要面对的困难就是高山反应。我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而且我计划就是从低海拔的利马坐车先到海拔多米的阿雷基帕,然后再到多米的普诺和库斯科,以便慢慢适应高海拔不应症。但是,即使这样,仍然不行,到达普诺时,我第一个反映就是头痛头晕,心口澎澎跳,一走路心跳更厉害,口喘粗气,腿脚打软。出了汽车总站打辆出租车来到旅馆,安排好住房,我就在市中心商业街走走看看,在餐馆里吃披萨,这时候头疼得实在顶不住了,赶紧回旅馆,不敢洗澡怕感冒加重高山反应,简单洗把脸早早就睡了。从的的喀喀湖上远眺普诺小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gjqh/271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