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

地理观察震惊三百年惊天大骗局石油竟

发布时间:2021/6/20 19:59:48   点击数:
一直专业做地理

作为当今世界工业第一能源要素——石油,它的来源(成油机理)却一直众说纷纭。最流行的是生物变油和石化变油两种学说。前者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这是目前的主流看法;而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不免让我们发问,难道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对如此重要的能源竟然还无法探求其根源?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其实并不是人类科技无法触及,而是作为“黑金”的石油,实质上牵涉了太多的利益在其中,使其真相无法公诸于众。

生物变油理论的来源

年,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抛出一篇论文,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石油峰值论”。论文的主旨是,石油是化石燃料,是5亿年前埋在地下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但这个核心理论只是个假设,并没有任何的科学实证,却成了近代“生物变油”理论的主要依据。

年,哈伯特在去世前的一次访谈中承认,自己用来估算美国石油储量的方法与科学没有半点关系。他创造化石燃料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对“石油峰值论”提供理论支持,即原始生成的石油总量是有限的(再生部分可以忽略不计),可开采的区域仅限于古生物大量沉积的基岩,而迄今为止所有可能产生这种石油的地方全都已经被勘探过了,也就是说石油不可能再多了。

同时,他还承认在他发表石油峰值论之前,事先把论文送给某位英美石油巨头的董事长过目,这位董事长表示:一定要和威克斯“高估”石油储量的观点分庭抗礼,并要求他在论文中估算出石油的最大储量。(威克斯是美国当时最具权威的石油储量专家,他当时预计美国石油储量就有亿桶,而且不断调高预期,如果威克斯理论成为主流,石油巨头们如何维持甚至拉高油价呢?)

哈伯特心领神会,随即提出美国储量只有-亿桶,而全球石油终极储量只有.5万亿桶,在年将达到开采峰值。而石油在广泛使用半个多世纪后,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统计,全球原油储量仍有.8-.万亿桶。

他说,为了让自己的理论看起来真实可信,他必须变成权威专家。因此,他将“高斯曲线”稍加改动后冠名以“哈伯特曲线”,而事实上这些曲线的改动只是他臆想出来的。根据自己臆想的曲线,反推某段时间的石油产量,而并不涉及任何数学逻辑。

真相只有一个

那世界上难道没有人知道真相吗?当然不是,哈伯特不可能一手遮天。

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地质学家迈克尔·霍尔布蒂对哈伯特的理论提出质疑,并认为石油开采量会不断增加。但石油巨头们对此充耳不闻,他们手握石油峰值论这柄“尚方宝剑”,甚至将“生物变油”写入地质教科书,异口同声地认定石油是“化石燃料”,是地下埋藏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因此资源必然有限。并通过对媒体的控制,使这种观点成为世界主流共识。

其实早在年代初,苏联就发现了石油来源的全新理论。苏联科学家组成了跨学科队伍,在政府设立的秘密基地里仔细研究了西方有关石油和天然气来源的科学文献。研究结果让这些科学家大吃一惊,他们的结论是,美国人所称石油源自生物的理论纯粹一派胡言。而且石油储量也不像美国人说的那样非常有限,事实是世界上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多。年,宣布了团队研究结论:“原油和天然气与地下埋藏的生物没有内在联系,它们是地球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

如果苏联人是对的,那么地球上的石油总量只与地层深处碳氢有机物的数量有关,而这些物质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已经形成了,那人类能获得石油的数量只与钻井深度有关。而且,苏联人还发现废弃的油田可以自我修复,即“自充式”油田。他们认为,石油是在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下自然生成的,与钻石的生成条件相仿。是地壳深处的太初物质,在高压下冷喷发进入地壳浅层地带。

苏联方面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成果斐然。被西方科学家认为是晶基地质不毛之地的第聂伯-顿涅茨盆地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那里一共钻井6口,其中37口具有商业开采价值,成功率高达60%(美国的勘探成功率只有0%左右),而且那里发现的油田面积可以与阿拉斯加北坡的巨大油田相媲美。

冷战时期,苏联科学家将自己的理论和经验作为国家高级机密,直到年伊拉克战争后,五角大楼才开始意识到苏联掌握理论的战略意义。美国在沙特、科威特、伊朗等国大肆抢占石油资源的同时,苏联人却在埋头苦干,在号称石油荒原的西伯利亚勘探出个大油田和个超级油田,使苏联在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苏联人用一个假设讽刺西方石油化石学说:以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沙特的加瓦尔油田为例,按照石油化石学说,要生成该油田已产出的石油,需要一个长、宽、高各30公里的立体空间,在里面填满恐龙肉,而且还要00%转化为石油。这简直是荒诞至极。

石油利益链需要谎言

年,俄罗斯、非洲、亚洲都发现了许多大油田,全球油价暴跌,这时“哈克特现象”再现,英美石油巨头再次抛出石油峰值论的升级版,授意爱尔兰石油地质学家科林·坎贝尔和法国石油地质学家让·拉哈瑞尔联名在《科学美国人》上刊发标题为“廉价石油的终结”的文章。文中再次预测石油产量将在00年达到峰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测不攻自破。

在石油服务企业担任首席执行官的迪克·切尼对坎贝尔的观点表示赞同,强调石油是一种稀缺资源,战略意义重大。年月,切尼同小布什搭档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出任副总统。上任后他们很快将黑手伸向了中东,出兵伊拉克。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切尼的中东石油战略,就是将石油抢过来,送给英美的大石油公司。

由石油商人出任政要,并为其背后的利益集团代言,这种政商勾结在美国屡见不鲜。他们主导了各种阴谋的实施。石油链条将各方利益的串联在一起……

西方精英们长期肆意操纵各种商品的价格。在这种背景下,石油价格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因素、供需因素、科技因素的变化,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主导石油价格的英美集团的利益诉求。只要这种利益主体的控制力还在,就将会作为终极因素而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干扰并最终决定产品价格。

他们打着民主的旗帜,喊着维护世界安全的口号,目的是掠夺和控制石油——这一世界工业的命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以阻碍世界科技文明进步为代价,限制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建立服务于自己体系的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催生经济萧条,制造恶性通胀;发动军事战争,建立单极霸权;使用“休克疗法”,限制他国工业发展;石油价格人为挂钩美元,扰乱全球经济秩序;控制媒体误导大众,延误科技文明进程;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无尽的饥荒、痛苦和死亡……

94年至今百年间,赤裸裸的石油战争从未停歇,政治精英们对石油的觊觎从未停止。他们为此编造了一个个惊天谎言。也许谎言还会继续,但真相终将浮出水面。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是当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化工原料。然而关于石油的起源,自从00—00年前,俄国两位有名的科学家分别提出了石油的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以来,学者们也就分成旗帜鲜明的两大学派,各持一说,至今仍争论不休,难分胜负。世界上第一个试图探索石油成因的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МихаилВасильевичЛомоносов)。早在年,他就提出了以下观点:“地下肥沃的物质,如油页岩、碳、沥青、石油和琥珀……都起源于植物。因为油页岩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古代从结果实的地方和从树林里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烂草和烂叶变成的黑土,它像淤泥般沉在湖底……树脂和石油以它们的(重量)轻和树脂的可燃性表明它们的成因也是同样的。”石油是怎么形成出来的呢?无机成因说年,俄国另一位著名人物、化学家门捷列夫(Дми?трийИва?новичМенделе?ев)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铁,以后又与过热的地下水作用,遂生成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类似于石油。已生成的碳氢化合物沿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部位储存冷凝,形成石油矿藏。“碳化说”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流行一时,但不久因为在地球深处并没有发现大量碳化铁的迹象,而且地球深处也不可能有地下水存在,此说渐渐被人们所否定。这一期间,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发现太阳系某些行星大气层和彗星核部都有碳氢化合物存在。它们显然与生物作用无关。俄国的索柯洛夫即于年推出石油成因“宇宙说”,认为地球在诞生伊始尚处于熔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随着地球不断冷却,被吸收的碳氢化合物也逐渐冷凝埋藏在地壳中形成石油。反对者则指出,地球形成的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差不多,不可能存在大量碳氢化合物;即使有的话,遇到高温有熔融状的地球也早就分解了。人们把“碳化说”、“宇宙说”称为无机成因说。还有一种无机成因说,叫“火山说”。持“火山说”的人不多,他们认为石油是火山喷发作用的产物,但世界上位于火山带的油矿毕竟是极少数,这种学说无法解释大量的不存在于火山带的油矿的形成。有机成因说到了年,杰菲尔(Jfil)继承罗蒙诺索夫的有机成因说,向无机成因说“发难”。他认为所有石油都是海生动物的脂肪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不久又有人提出植物残骸在湖或海底受温度压力等影响生成有机质,然后再转化成石油的观点,其中有的强调海生植物的重要性,有的则说陆生植物对石油生成更有利。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古勃金(И.М.ИванМихайловичГубкин)综合两家意见,发表“动植物混合成因说”,认为动植物的混合物经一系列变化更有利于生成石油。石油有机形成的最新理论认为,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有机物包括陆生和水生的生物,而以繁殖量最大的浮游生物为主。它们同泥沙和其他矿物质一起,在低洼的浅海、海湾或湖泊中沉积下来,首先形成有机淤泥,有机淤泥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造成与空气隔绝的还原环境。随着低洼地区不断沉降,沉积物不断加厚,有机淤泥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也不断加大,经过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度质等阶段,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0世纪40—5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石油烃类是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在成岩作用早期转变而成的。有人在现代沉积物中发现了与沉积物几乎同时形成的烃类物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成因早期成油说,又称“分子生油说”。60年代,取代“分子生油说”的是晚期成油说。晚期成油说认为,当沉积物埋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的晚期、蕴藏在岩石中的不溶有机物质—一酐酪根(Krogn),才达到成熟热解而生成石油,因此又被称为“酐酪根生油说”。然而,无机成因学派并未偃旗息鼓。95年,在过去40年中一直是有机成因论者的苏联地质学家H?A?库德梁采夫,突然80度大转弯,创立“岩浆说”。他深信地球深处的岩浆中不仅存在碳和氢,而且还有氧、硫、氮及石油中的其他微量元素。它们在岩浆由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中,自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系列石油中的化合物。然后伴随着岩浆的侵入和喷发,这些石油化合物在地壳内部的有利部位经运移和聚集而形成石油矿藏。俄罗斯人在远东开发油气时发现,有一些油田深部的饱和度高于浅层。支持他们慢慢就形成无机生油的观点。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llUnivrsit)的天文学家高尔德,年起,在宇宙说和岩浆说的基础上,多次提出:石油来自地球深处,而且早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时就已产生。他反驳有机说的理由是:世界上油矿的规模比其他任何沉积矿体大得多,已查明的油气储量也比原先根据生物成因说估计的高出数百倍之多;最难以解释的是许多油气伴生氦,但生物对氦的浓集不起任何作用;再有,生物作用说明世界油田分布高度集中的现象(指中东)。另外,按照传统理论,花岗岩是火成岩,不可能有油气,可是高尔德预言,瑞典中部一个欧洲最大的陨石冲击坑——呈环状的锡利延(Siljan)地区,系由花岗岩构成,却因有陨石撞击产生巨大裂缝,足以使地下深处的碳氢化合物流到地壳表层。为此,瑞典国家能源局在陨石坑里钻了7口米左右深的探井,居然都见到了少量天然气,似乎证实了高尔德的假说。有机生油和无机生油最大的差别是,有机生油讲横向运移,无机生油认为以纵向运移为主,即沿断层运移。所谓断层就是通道,无机生油既然是深部成因的,那就应该到结晶基岩里面找油。越南的白虎油田,深入到花岗岩米,仍然有油气显示,这是有机生油论无法解释的。至于说公认白虎油田是无机成因的油田,也不一定。花岗岩确实渗透率很低,但裂缝很发育,侧向运移过来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虽然无机成因说在学术上假说不断,证据频出,但石油业内的主流观点仍是有机成因。争议了半天,权且认为我们天天为之奋斗的石油天然气,都是萌萌的生物演化而来,反正绝对不是这么来的↓↓↓!世界石油资源集中在中东、中南美洲、北美洲等地,且近十年除中南美洲探明储量有较大增长外,其他地区变化不大。截至06年底,全球探明储量为.7万亿桶,中东储量占据近半壁江山(47.7%)。中东以下探明储量排序为:中南美洲(9.%)、北美洲(3.3%)、欧洲及欧亚大陆(9.5%)、非洲(7.5%)、亚太地区(.8%)。世界石油探明储量最多的5个国家占全球储量9.9%,依次为:委内瑞拉(7.63%)、沙特(5.6%)、加拿大(0.05%)、伊朗(9.8%)、伊拉克(8.96%)、俄罗斯(6.4%)、科威特(5.95%)、阿联酋(5.73%)、利比亚(.83%)、美国(.8%)、尼日利亚(.7%)、哈萨克斯坦(.76%)、中国(.5%)、卡塔尔(.48%)、巴西(0.74%)。表石油探明储量及占比情况序号国家探明储量(十亿桶)比例委内瑞拉.97.63%沙特66.55.6%3加拿大7.50.05%4伊朗58.49.8%5伊拉克.96%6俄罗斯09.56.4%7科威特0.55.95%8阿联酋97.85.73%9利比亚48.4.83%0美国48.8%尼日利亚37..7%哈萨克斯坦30.76%3中国5.7.50%4卡塔尔5..48%5巴西.60.74%合计.9.9%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0°-40°内,该带集中了5.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约80%可以开采的石油储藏位于中东,其中6.5%位于沙特阿拉伯(.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卡塔尔和科威特。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非洲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56.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0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0%。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北美洲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何马州最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中南美洲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09.6亿吨,居世界第七位。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6.亿吨,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70亿吨,也是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分别为45亿吨、亿吨、9亿吨和6亿吨。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中东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据美国《油气杂志》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0.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9亿吨,居世界首位。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从先前的5.0亿吨升至43.亿吨,跃居全球第三。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欧亚大陆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5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亿吨,居世界第八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亿吨。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分别为0.7亿吨、5.3亿吨和.7亿吨,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石油根据其油源环境、性质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油源环境可分为:海相油、陆相油。海相油即海相沉积中生成的石油,陆相油即陆相沉积中生成的石油。我国的石油大部分属于陆相油。

根据有机质成熟度(用正烷烃分布曲线来判断)可分为:低成熟油、成熟油、高成熟油。其中,国内低成熟油的表述有三种,即未成熟石油、低成熟石油、未成熟—低成熟石油。

根据原油密度可分为:轻质原油(0.87克/厘米3)、中质原油(0.87~0.9克/厘米3)、重质原油(0.9~.0克/厘米3)和超重质原油(≥.0克/厘米3)。

根据原油黏度可分为:常规油(00毫帕秒)、稠油(00~0毫帕秒)、特稠油(0~00毫帕秒)和超特稠油或称沥青(00毫帕秒)。

根据原油凝固点可分为:高凝油(≥40℃)、常规油(-0~40℃)、低凝油(-0℃)。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05°C,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喷气燃料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80℃或50~3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煤油沸点范围为80~30℃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柴油沸点范围有80~℃和~40℃两类。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0、-0等,表示低使用温度,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55,低速的在35以下。燃料油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石油溶剂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润滑油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更多油品资讯油品信息调油技术请   科威特也是一个石油大国,这个国家不仅是石油,它的天然气资源也非常的丰富。

国家经济也是非常的依赖这些资源。科威特的气候不利于农业,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该国开始发展多种经济

9、巴西

  巴西是南美及拉美地区最大国家,首都巴西利亚,货币巴西雷亚尔,官方语言葡萄牙语。

 8、阿联酋

  阿联酋也是一个以产油丰富著称的国家。著名的土豪城市迪拜,可就是阿联酋的主要城市。不需要多说,迪拜有多有钱大家应该是知道的。

这个国家因为石油而富的流油,土豪们的生活也是非常的奢华

7、伊拉克

伊拉克的石油工业是其经济支柱,但这个国家局势动荡,石油的出口受影响严重。但以其50亿桶的储存量,也算是一个石油大国了。

  伊拉克是一个以石油出口为主要经济的国家

6、伊朗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及不结盟运动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及不结盟运动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官方语言,波斯语

5、中国

  0世纪50年代末,在中国东北部发现了大量石油储备,后期在新疆沙漠地区,南海东海等地区都发了大量油田。

中国也是一个大的石油消费国,能源严重依赖进口

4、加拿大

  加拿大的石油大部分石油位于阿尔伯塔省,人口大约万,人少地广,资源丰富

人口大约万,人少地广,资源丰富

3、俄罗斯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的国家,东西伯利亚还有未充分发掘的石油,可能达到47亿桶。

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令人羡慕的资源

、美国

  09年美国已经开始出口石油。这得益于页岩油的开采成本下降。

09年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石油生产国了,并且开始出口石油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国家面积较大的,整个中东石油都比较多,自然沙特境内也是大片油田,这让沙特王室非常有钱。

沙特人口不算少,但是油田面积大,生产足,沙特王室美滋滋

我们国家现在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希望大家节约资源。

我们都知道石油是好东西,被称为"液体黄金",在日常生活中,石油可以说是不可或缺,不管是汽油、煤油还是化肥,都缺不了石油这一源头。但石油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宝藏,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对于全球来说,石油可能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资源。虽然许多国家都在发展新能源工业,但对材料和燃料都有很大的限制。虽然现在城市里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但是他们的用户反馈并不理想,所以石油仍然非常重要。全球有好多大型油田,但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哪里吗?

全世界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且开发的油田共有0多个,一般分布在大型盆地里。探明储量约有亿吨。而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就超过亿吨,是世界最大油田,位于沙特阿拉伯,名为加瓦尔油田。

这个油田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加瓦尔油田石油总储量超过亿桶,相当于亿吨的重量,现在这里的年产量高达.8亿吨,占整个波斯湾地区的30%。加瓦尔油田于95年投产,数据显示,截至年,还有95亿吨石油。按一年.8亿吨的开采量来算的话,还能继续开采0多年,迄今为止它仍是最大的陆上油田。很难想象,在这个如此广阔的土地下,埋着的竟然都是石油,据说它的探明储量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两到三倍。

事实上,中东有很多非常大的油田,这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数的财富,但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麻烦。从历史上看,中东并不平静。毕竟,这样的资源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各种的掠夺手段更是频繁出现。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认为,只要能够拥有石油,就可以统治整个世界,因此有很多国家为了石油争夺的问题发动了战争。因为石油发生的最著名的战争就是美国的海湾战争。

但是现在整个世界已经稳定了,所以历史上的那些情况自然不会出现,所以中东的许多国家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地位,毕竟这些资源是可以尽情出售的。

年,沙特阿拉伯发现了储量巨大的油田。利雅得在当时还是一个破败的小镇,但凭借其石油资源,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繁荣的大都市。虽然不可能与迪拜这样的富裕地区相比,但我们应该知道,与历史相比,天堂和地狱之间的鸿沟已经达到了。就像中东许多城市的情况一样,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都在逐渐崛起。如果未来石油被取代,不知道这里会发生什么。

现在,每个城市的大多数汽车仍然燃烧汽油,这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尾气排放污染,但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油田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来自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但是这和世界上其他著名的油田相比,还是要逊色一些的。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油田,快来看看吧。

世界十大油田:

  、加瓦尔油田

  、大布尔干油田

  3、博利瓦尔油田

  4、萨法尼亚油田

  5、鲁迈拉油田

  6、基尔库克油田

  7、罗马什金油田

  8、萨莫洛特尔油田

  9、扎库姆油田

  0、哈西梅萨乌德油田

、加瓦尔油田

  详细介绍:加瓦尔油田是世界第一大油田,它外语阿拉伯的东部地区,平均年产量在.8亿吨以上,占据整个波斯地区的3/0,探明储量更是能够达到07.4亿吨。

、大布尔干油田

  详细介绍:大布尔干油田的年产量在7万吨以上,是世界第二大油田,位于阿拉伯地区的科威特境内,占地面积为平方公里。

3、博利瓦尔油田

  详细介绍:博利瓦尔油田主要生产重质油。这个油田的年产量在00万桶以上,位于委内瑞拉境内,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

4、萨法尼亚油田

  详细介绍:萨法尼亚油田位于阿拉伯境内,油田的油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输送到港装船,另一部分则是外运。

5、鲁迈拉油田

  详细介绍:鲁迈拉油田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发,整个油田的存储量占据了全国的60%以上,是伊拉克最大的油田。

6、基尔库克油田

  详细介绍:基尔库克油田的油类大多都是出口至海外,这个油田的开发时间非常早,其探明储量高达4.4亿吨以上。

7、罗马什金油田

  详细介绍:罗马什金油田是俄罗斯最大的油田,主要生产中质与重质原油,位于伏尔加境内,由于其油类中含有比较高的硫成分,所以最近几年的产量有所下降。

8、萨莫洛特尔油田

  详细介绍:萨莫洛特尔油田的年产量在.4亿吨以上,位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9、扎库姆油田

  详细介绍:扎库姆油田大多都是自喷井状态,油田位于阿尔及利亚的中西部地区,其可开采的资源极其丰富,属于巨型油田,探明储量高达5.9亿吨以上。

0、哈西梅萨乌德油田

  详细介绍:哈西梅萨乌德油田位于非洲,临近撒哈拉沙漠,油田的资源主要输送到港口外运,但产量非常之高,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

地质学家通过勘探发现,世界上许多大沙漠底下,蕴藏着储量惊人的石油气资源。

地质学家通过艰苦的勘探发现,在世界上许多大沙漠底下,蕴藏着储量惊人的石油气资源,而且名列前茅的几个世界级大油田都在沙漠区。

沙漠地区为什么多油田呢?

相对来说,沙漠的形成较晚,大约在0万年以内,油气田的形成则较早,一般在万年以上。

由此看来,大油气田与沙漠似乎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是,随着近年来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油气田的地表处,在遥感图像上出现油气晕、烃类云雾。

对油气田的“生命”研究也发现,油气田是动态平衡的产物,即一边是向地下的油气源补给,另一边是向地表的油气扩散,当补给大于散失,就形成油气田;而补给小于散失,油气田就会消亡。

大油气田的油气源丰富,散失量相对较大,从油气田扩散到地表的烃类分子,不适于生物生存从而使土壤沙漠化。所以说,并不是沙漠区有利于油气田的形成,而是由于油气田的存在才使地表形成了不长植物的沙漠。

一键搜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gjxz/2257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