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旅游景点 >> 热点从地理的视角看疫情
今年的五一假期,很特别!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呆在家里学习呢?受疫情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也很特殊。本期我们来谈谈:从地理的视角看疫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它有什么特点呢?
视频:新型冠状病毒及其特点
可见,新冠病毒的主要特点:1.人传人,以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为主;2.不耐高温和脂溶剂;3.目前没有特效药。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全球的疫情地图。
年3月8日全球疫情地图
年5月5日全球疫情地图
从以上两幅不同时期的全球疫情分布图来看,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疫情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波及全球;
2.疫情爆发最早的地区和目前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
4.从实时大数据来看,目前疫情最严重的的国家是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
利、西班牙等国家。
接下来,我们从地理的角度来分析以上问题的影响因素。
我国武汉市是较早的疫情爆发地,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以武汉为中心,快速向武汉周边及其他省市扩散。疫情之所以如此迅速的扩散,与武汉春运的人口流动密不可分。
进入3月以来,新冠疫情在中国已经初步得到控制,但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则进一步蔓延,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始逐步演变为新冠疫情的“震中”。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疫情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pandemic),标志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升级[1]。
1.气候对疫情的影响
从病毒本身的特点来看,新冠病毒不耐热。而中纬度地区,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病毒存活时间更长。早在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发现,在特定季节下,许多传染病更常见。比如大多数的流感会在冬季爆发,而主要由蚊虫感染的登革热,则往往会在夏季达到高峰。
3月9日,论文预印网站SSRN发表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一篇论文,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与纬度、温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社区传播主要沿着东西向展开,中心点均大致沿北纬30~50度分布,平均温度为5℃~11℃,平均湿度在47%~79%。这些地区暴发疫情的时机恰逢年度温度周期的最低点且最低温度低于0℃。(中科院学报)
“等到4月天气变热,疫情就会退去……就像奇迹一般消失”。
图片来源于纽约时报
2.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对疫情的影响
事实上,至今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并没有因为气温升高,确诊人数大幅下降。可见,人为的因素十分关键。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而且人传人。感染者与他人之间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都可能存在传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口的密度以及人口的流动,将直接影响病毒的传播速度。下面来看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与世界疫情地图,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年5月5日世界疫情地图
世界人口分布图
3.交通条件对疫情的影响
目前疫情严重的国家,大部分是人口大国,人口分布较稠密。人口越稠密,一般情况下人口流动性较大,人与人直接接触就更频繁,加快了病毒的传播速度。除非,像中国这样,如此给力的疫情防控机制。
除了人口密度大之外,当地的交通条件也会影响到人口的流动。在没有很好的疫情防控下,交通越发达,人口流动性越强。比如,地形平坦,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尤其是欧洲西部,交通条件非常好。在疫情爆发初期,频繁的人口流动,也加速了疫情在欧洲的传播。可见,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影响疫情传播。
那么,为什么北半球中纬度人口稠密呢?
世界地形分布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和结合已学相关地理知识,可知北半球中纬度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而且中纬度自然条件优越。人们主要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以平原或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较平坦,交通相对便利。而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工业、农业也较发达,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
4.人口老龄化对疫情的影响
从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特点来看,老年人对于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较差。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人口结构存在老龄化倾向。尤其是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德国、葡萄牙。这些国家人口非但没有增长,还迅猛下降,人口老龄化较严重。这一现象将影响病毒感染的人数和病死率。可见,人口老龄化也是这些国家疫情严重的原因之一。
5.政府决策对疫情防控的影响
疫情爆发时,决策者能立即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并保证执行力,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疫情的传播速度。
6.国际组织在疫情中发挥的作用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对疫情,各国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其中,为了防止新冠病毒在全球进一步蔓延,世界银行、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近日积极协助各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世界银行3月3日宣布,向受新冠病毒影响的60多个国家提供高达亿美元的支持。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3月1日拨款万美元,用以支持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努力,尤其重点援助医疗卫生系统较为薄弱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利用该笔资金开展疫情传播监测、病例调查,以及支持各国实验室运转等必要工作[3]。
7.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疫情中发挥的作用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GIS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对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标定;对潜在的传染区进行预测,辅助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例如:中山大学周素红教授团队研发的“疫情踪”APP,利用空间轨迹定位技术(尤其是时空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基于个人手机GPS定位的行人轨迹追踪系统,及时发现与病患接触的潜在传播者[4]。
当然,在疫情期间,地理GIS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以及物流管理系统和医疗物资救助系统,协助防控工作,大大提高国家抗击疫情的效率。
以上是关于疫情与地理的相关知识的整合,接下来请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本文作者:叶妮娜,中学一级教师,中学地理教师尊重原创!未经作者本人同意,请勿转载与抄袭!喜欢我的文章和微课,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lyjd/1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