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旅游景点 >> 欧亚集团年度预测报告年最高风险
报告认为,各国将难以兑现雄心勃勃的疫苗接种时间表,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广泛影响也不会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而消失。年,新冠肺炎疫情将不仅威胁公众健康,还会威胁全球经济复苏与政治稳定,而疫情导致的巨额公共债务、劳动者流离失所和信任丧失等问题将持续存在。
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的经济复苏速度差异巨大。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内部,各国将面临K型复苏(不均衡复苏)的困扰。低收入群体、少数族裔群体、妇女、服务行业从业者等将在经济收入与恢复稳定就业等方面遭受长期负面影响(图1显示年美国不同收入群体的就业情况的变化)。拉美、中东和东南亚将比东欧、南欧和东北亚面临更严重的经济复苏问题。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受疫苗获取、接种情况和债务状况等因素驱动,各国的复苏情况将呈现较大差异,其中新兴市场国家将受到最大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危机可能削弱发达市场的复苏苗头,显著降低全球增长。
图1美国不同收入群体就业情况变化(年)
对国家政权的冲击不明显。此次疫情没有动摇大多数国家的政权稳定,也没有造成事关生死存亡的经济危机,反而加强了各国的凝聚力。年将暴露出许多市场潜在漏洞,各国政府将努力应对经济衰退、巨额债务增加、社会保障网络更加脆弱等问题。全球不稳定状况与反对政府当局的愤怒情绪将蔓延,导致抗议活动增多、为民粹主义制造机会。国家之间与国家内部经济复苏差异巨大,将加深美国的分裂,加大发展中国家的治理难度。新兴市场可能面临金融危机。面对日益加剧的财政压力和贷款机构的更加谨慎操作,新兴市场国家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打击的缓冲空间将十分有限。3、气候问题:净零排放与“零国集团”报告认为,年气候问题将成为一项头条议题。同时,能源转型将充满竞争、缺乏协调。年气候承诺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年全球气温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中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和加拿大承诺在21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但目前的排放量仍然很高(图2)。拜登表示,其就任总统的首日,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致力让美国在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这将引发包括在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新一轮气候承诺和目标。图2主要国家年人均消费型碳排放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能源转型将充满竞争、缺乏协调。各国将在气候与能源领域迅速展开全球清洁能源军备竞赛,气候和能源转型将被视为产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政策问题,气候政策将从全球合作的游戏场变为全球竞争的竞技场。①欧洲仍是最大的气候投资者,并将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等高碳排放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②作为“十四五”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将启动大规模国内脱碳计划,并利用社会主义模式主导新技术的全球供应链;③在电池、电力控制系统及其他21世纪清洁能源关键技术领域,美国将推出更有野心的气候新政,作为对中国的长期产业政策方针的回应。追求净零排放目标将为私营资本创造巨大机会,但决定输赢的将是市场因素之外的政治因素,而这将导致业已支离破碎的世界进一步分裂。4、中美紧张关系扩大随着特朗普政府的结束,中美之间不会再公然对抗,双方都将寻求喘息空间。但报告指出,美国不断招募盟友、推行疫苗外交、开展气候技术竞争,这三种新的、被低估的不稳定因素与两国的长期紧张关系相互交织,使中美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同时,双方在双边贸易和技术以及新疆、香港、台湾和南中国海等问题上的分歧依旧,进一步增加危机期间双方形势误判和事态升级的可能性。总体而言,年,中美关系将会更加紧张。美国盟友被卷入中美紧张局势之中。拜登政府将更注重招募盟友、协调行动,寻求建立多边战线和联盟,反对中国的具体经济和安全政策。欧盟、日本和印度将是美国拉拢的主要目标。随着各国对中国的疑虑普遍增加,中国政府与美国盟友国之间将产生更深的裂痕。但在对华问题上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并不容易。中国政府将抨击那些与美国政府交往过密的国家,并将向其他国家伸出具有经济利益的橄榄枝。这将引发一场外交战,成为中美关系的又一刺激因素。疫苗外交与竞争。中美都将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来增加自身影响力,在这方面,中国势将超过美国(图3)。中国有两大优势:①中国强大的国家机器基本控制了国内的疫情,并能游刃有余地出口疫苗;②中国目前研发的疫苗对低温运输的要求低,对缺乏冷链基础设施的中低收入国家更具吸引力。在疫苗外交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已签署了疫苗出口协议,以及在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生产疫苗的协议,加深了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友谊。美国方面则面临多重挑战:①拜登将被迫专注于刺激经济复苏的国内政策,压缩了其与中国竞争的时间和资源;②美国的国内疫苗接种工作极具挑战,可能进一步损害其国际形象,并使其在与菲律宾等以获得疫苗作为外交前提条件的国家打交道时缺少谈判筹码。这将导致美国精英和民众对于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崛起持敌对态度,进一步加剧两国的紧张关系。图3中国与美国新冠肺炎病例与疫苗生产能力比较
绿色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国承诺年前碳排放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在公共外交领域博得认可,并在拜登就职前置美国于不利的地位。在电池、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21世纪关键清洁能源供应链方面,中国政府已经取得了巨大领先地位。对此,美国急于赶超:①将采用背离新自由主义的产业政策工具;②进行重大投资,促进部分清洁能源供应链回流美国;③抹黑中国在海外的煤炭投资;④团结和拉拢盟友在气候和清洁能源问题上向中国施压。而中国不会对这种攻势掉以轻心。5、全球数据清算敏感数据跨境流动的放缓或停止将扰乱依赖数据自由流动的商业模式(图4)。图4跨境数据量国家排行榜(年,前11个国家)
数据将成为中美科技冷战的主要战场,在拜登的领导下,这一冷战将持续下去。为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抵制在云计算和社交媒体等领域向美国公司开放市场,中国政府将加快推进“数据主权”。美国努力确保公民个人信息以及关键基础设施数据的安全,确保其不出现在受中国政府控制的企业的设备上。全球数据清算始于中美战略竞争,但不会就此结束。随着数据驱动的5G和人工智能革命势头日益强劲,各国政府开始担心本国公民的数据安全问题,以防被对手用于改进人工智能算法、影响公众舆论、进行敲诈。日益加剧的数据保护主义和主权问题将波及金融科技和数字货币。各国政府将做出强烈反应,避免失去对金融业数据的垄断控制。中国优先考虑金融科技,利用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央行等绕过美国主导的传统金融网络;数字货币将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替代货币方案,挑战美国政府对金融数据的控制。拜登政府将探索与志同道合的国家结成联盟,保持数据流动。如七国集团或D10联盟(即10个所谓“民主国家”组成的联盟,包括七国集团成员及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欧盟、印度等。数据流的中断将迫使企业投资建设新的数据中心、雇佣更多律师,以应对分散的监管环境。这将限制人工智能和其他创新技术领域的商业模式,减缓药物和疫苗研究,阻碍全球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的能力。6、网络引爆点更易受攻击的设备、缺乏有效的外交手段以及更加重视网络应对措施,意味着网络空间的不稳定状况在年将更加凸显。虽然没有任何单一因素会导致年出现网络空间重大灾难,但随着低概率而高影响的风险与势不可挡的技术发展趋势相碰撞,网络冲突或将导致年出现前所未有的技术和地缘政治风险(图5)。图5网络遭攻击和破坏无休止
技术风险。年,数以亿计的公民将继续居家办公与生活,给恶意行为者创造众多可利用的漏洞;随着5G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物联网传感器、摄像头和其他设备的激增,新联网的终端设备将出现爆炸式增长,增加黑客入侵的攻击面;年,量子计算不会打破基于现代密码学的网络防御技术,但给许多政府带来更明确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府和私营部门在制定网络空间国家行为的全球规则方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而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经济制裁和公开谴责等未经验证的战略。拥有网络能力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由于缺乏加强网络空间系统、施加惩罚的全球协作,而只有制裁和旅行禁令等象征性举动,年,恶意行为主体将更为肆意嚣张。美俄关系低迷或将成为年出现网络危机的关键因素。7、遭冷落的土耳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年年底推出了透明政策和通货膨胀目标的实际利率,这些措施短暂生效,使土耳其勉强避免了一场金融危机。但这些解决方案只是饮鸩止渴,年将无以为继。年第二季度,土耳其面临的国内外政治压力增加。国内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缺乏廉价信贷、失业率上升和家庭收入直线下降等因素影响,土耳其面临的政治压力将有可能促使埃尔多安草率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并不会生效,反而会增加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国外方面,受社会紧张局势加剧的影响,埃尔多安的外交政策将更为激进。在地中海东部和整个地中海地区,埃尔多安将采取更强硬的行动(特别是在能源领域),有选择地升级与欧盟(尤其是法国、希腊和塞浦路斯)以及中东对手阿联酋的紧张关系。8、中东的低油价损失年中东和北非的能源生产国遭遇全球能源需求崩溃,从阿尔及利亚到伊朗的各国政府进账均有所减少。年能源价格将维持低位(图6),本已面临不稳定局面的各国政府继续承受压力,失业与抗议活动增多,改革步伐放缓,整体形势更加糟糕。图6中东各国年财政平衡的石油价格(预估)
伊拉克面临最大挑战。石油的低价导致货币贬值不可避免;经济状况的恶化引发更暴力的新一轮抗议活动;政治上控制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的能力进一步削弱,将出现更多的不稳定和暴力事件。阿尔及利亚的动荡风险也很高。石油的低价将加剧其经济低迷状况,拉高生活成本,使政府更难推行改革,引发民众抗议。此外,沙特阿拉伯、阿曼和科威特的国家财政状况均将恶化;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用于客户和代理人的资源将减少;突尼斯、埃及和约旦将失去安全保障。9、默克尔之后的欧洲在担任德国总理15年后,欧洲最重要的领导人默克尔将于年晚些时候卸任,这将成为欧洲大陆面临的头号风险。政治方面,失去了默克尔娴熟的政治技巧,欧盟内部将前所未有的分崩离析。波兰和匈牙利将与欧盟其他25个成员国对峙;法国与德国对欧洲未来的意见相左。经济方面,继年末的冬季封锁限制加强之后,欧洲数国将遭受长期影响。欧盟成员国的额外刺激措施有限,无法刺激经济强劲复苏(图7)。图7欧盟主要国家经济复苏情况及复苏基金的影响
欧洲民粹主义将从短暂冬眠中复苏。疫情控制和疫苗接种遇挫,以及意大利、荷兰、法国等执政党的失误均为民粹主义创造抬头机会。外交政策方面,土耳其对欧盟构成严峻挑战。缺少了默克尔作为强势和中立的谈判代表,地中海东部能源和领土争端问题、塞浦路斯和平进程都将举步维艰。10、令人失望的拉丁美洲即使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走出来,拉丁美洲各国政府将面临疫情前即已出现的、更加尖锐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疫情方面,年年底前,拉丁美洲才会大规模接种疫苗,而此前,各国应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能力堪忧。政治方面,拉丁美洲的选举日程十分紧张。年,阿根廷、墨西哥、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等国将进行立法选举或总统选举,面临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将变本加厉。其中,在将举行总统选举的厄瓜多尔、秘鲁、智利三国中,社会高度不满将削弱现任领导者的能力,为民粹主义候选人打开大门。11、其他年还存在一些看似存在风险的、分散公众注意的事件。特朗普的昔日友人陷入困境。有人预测,随着拜登入主白宫,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英国首相约翰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特朗普的昔日同行兼友人有可能被边缘化,或会试图阻挠拜登的外交政策计划。但报告认为,拜登政府将追求外交政策实用主义,并愿意就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与上述首脑进行接触。美国大型技术公司面临的全球抵制(“技术抵制”)。有人预测,科技巨头将在年遭到大肆批判与抵制。但报告认为,大型科技公司将被其自己带来的复杂政治问题所拯救。如欧洲与美国就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新税存在争议,美国内部各党派对科技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