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旅游景点 >> 叛徒斯诺登,罗宾汉阿桑奇,都是泄
理想是个伟大的东西,可能人人都有,但不一定人人都能追求。毕竟,它与现实有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斯诺登与阿桑奇,绝对是两股以人性为基础,向理想进军的清流人物。
他们被美国称为“叛徒”,但却赢得了其他人的赞誉。
只不过,同样是泄密,同样是打脸美国,却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一个生活无虑,一个则面临着被遣返受罚,这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很显然,如果斯诺登与阿桑奇所攻击的主要机构都是美国的话,那他们的避难国便呈现了完全不同的保护力度。
斯诺登从一开始就非常清醒,世界上真正要与美国对峙到底,又敢于向美国说“不”的国家实在不多,而俄罗斯绝对是其中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走向俄罗斯,向着普京提出了政治避难申请。
你认为普京会拒绝吗?
当然不会。不要问为什么,这是政治者之间的角逐,每个人都拥有让外界想不出的理由。
而且,以俄美之间的关系来看,普京很乐于看到美国对斯诺登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这就是对手之间的心态:哪怕斯诺登对我没什么用,但我也不想如你的意。
而阿桑奇呢?他似乎从一开始就走错路了。向厄瓜多尔提出政治避难,其原因在哪里我们不知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但就如同前面我们提到的,真正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少之又少,而厄瓜多尔绝对不是。
有人说是因为被告密者出卖,所以阿桑奇才成了英国牢内的“英难”。
你想得太多了,一切的告密来自于民间或者是机构。而对于阿桑奇来说,厄瓜多尔的甩包绝对不是民间自愿为美国服务的告密那么简单,这样你就应该知道,机构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听听当初厄瓜多尔是怎么“叛变”阿桑奇的:其入籍申请信息多处不一致、签名不同、文件可能被篡改和未支付费用等问题。
有些可笑,也有些可怜,堂堂一个国家政府,竟然在对方多年的避难过程中,以这样的借口来剥夺其国籍。
你早干嘛去了?这似乎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个人与国家大机构的扯皮对峙,个人肯定是死得最惨的那一个。
关于此,阿桑奇的律师就说过:
“在阿桑奇被传唤的当天,他被剥夺了自由,并且在他被关押的设施里还发生了健康危机。”
早已经磨刀霍霍了,一切的理由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但这些借口过于小儿科,甚至连不懂法,不知法的民众都觉得有些牵强。
当然,阿桑其之所以最终成为阶下囚,而斯诺登则安全享受俄罗斯人生,还有另外的,或者说更多的原因。
斯诺登在走向俄罗斯之前就已经非常明白,成为一个遵守避难国规矩的人非常重要。
所以,进入俄罗斯之后,他低调又“懂事”,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声音而向俄罗斯耍什么心机。
小心地生存,这是避难者的一个现实。如果斯诺登也三天两头与自己的避难国,或者是其他人发生点事情,恐怕很快就会成为避难国不欢迎的那个人。
阿桑奇恰恰就是如此,从年入籍厄瓜多尔之前,他已经完全将自己当成神一样的存在了:保持自我,为自由在所不惜,一如他“黑客罗宾汉”的名头。
据报道反映,在厄瓜多尔的日子里,阿桑奇从来没有消停过:不信任自己的员工,骚扰工作人员,还将大粪涂到墙上,甚至与合作者闹翻……
阿桑奇已经将自己高调的自由当成“小辫子”,任由外界对其拉扯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阿桑奇,当一个从小生活成吉普赛人一般的状态中的人受到限制时,其爆发力很可能不受自己的控制。
阿桑奇就是个传奇,从小因为家庭的缘故多次搬家,光是小学就换了50多所,大学都读了6所。
这样一个“居无定性”的人,你想让他安静,那可能比杀了他还难。
这是生活经历所决定的人生现实,阿桑奇也很想如厄瓜多尔的意,安安分分做个小透明。可他骨子里的基因不允许,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个人主义在作祟。
自由这种东西,有时候是一个人发展,或者说生存最大的弊端,斯诺登从来不折腾,甚至低眉顺眼。所以,他哪怕是在俄罗斯以签证续签的方式,也能活得很好。
而阿桑奇呢?哪怕得了人家的绿卡,也很难让那个国家包容他。
说到底,不同的选择是来自不同的个人性格,而决定这性格的又与其成长、经历有关。
阿桑奇从小居无定所,自由惯了。而后来为着孩子的监护权,一夜白头。甚至是为了儿子好的生活,不得不一身兼多职,拼命打拼在现实与自由之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阿桑奇活出了社会最底层人士才能产生的愤懑与怨怼,与大机构对峙才被抹上了发泄自我不满的色彩。
而斯诺登不一样,他从小生活安定,长大工作顺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顺利、温和派。
而他当时的那种“泄密”,在我们看来只是一种人性闪现的过程。
这样一对比,我们似乎就看到了阿桑奇与斯诺登完全不同的人生,这其中应该也包括了他们在避难过程中所会面临的问题。
当然,我们还是要说一个重点,那就是厄瓜多尔是奈何不了美国的,这如果就是大机构之间的博弈的话,阿桑奇最终就只能被当成炮灰。
如今,斯诺登在俄罗斯过着安稳、良好的生活。
虽然有人问普京下台后,他是不是还会这样一如既往过好日子。但从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去猜想,应该不至于被遣返。
但阿桑奇就难说了,现在落在英国人的手里,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因为大机构的共同利益而被当成一块“肥肉”给丢出去。
事实上,有人说他可能在监狱里过着被折磨到不成人形的日子,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有一种处置就是让你悄无声息地结束。但愿阿桑奇不会堕入这样的命运,也不会成为某些国家的换取利益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