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人口种族 >> 吃不起中国鱼,美国最大罗非鱼进口商将
前几天,印度媒体报道称,美国 的罗非鱼进口商TheFishinCompany计划在印度自建罗非鱼养殖场,年产量预计在8..5万吨,用来供应北美市场。这个消息在全球水产业界,还真是破天荒的事儿,长期以来一直习惯进口水产品的美国公司,居然也开始跑到国外自己搞养殖了。
资本做啥事儿,从来都是从利益出发,美国水产公司改变以往操作策略,说明这几年,国际水产贸易格局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家叫TheFishinCompany的美国水产贸易公司,长期以来做的是中间商买卖,从我国南方采购加工好的罗非鱼片,然后在美国国内进行包装后出售给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
我国南方养殖的罗非鱼养殖业,因为具有先发优势和 的成本优势,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杀入美国的白鱼市场至今,已经“统治”了美国罗非鱼市场近20年。
虽然因为罗非鱼具有好养,鱼刺少等优势,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罗非鱼养殖大军当中,但在养殖成本控制方面一直没有出现一个能跟中国罗非鱼正面抗衡的国家,所以在美国的罗非鱼市场,哪怕在特朗普发动 之后,中国罗非鱼依然是妥妥的主力。
举一个直观一点的例子,我们的冷冻罗非鱼片卖给美国2美元一斤,拉美国家的罗非鱼因为养殖成本高,只能卖到4美元一斤,哪怕再加上额外的0%关税,我国的罗非鱼的竞争力也是杠杠的。
虽然被加征额外关税丝毫没有动摇我国罗非的成本优势,但却给美国消费者带去了额外的负担。我国的罗非鱼在美国市场走的本来就是低价路线,因为够便宜,才能跟俄罗斯的狭鳕鱼和越南的巴沙鱼竞争,当然低价也是有代价的,成本控制几乎做到了极限,整个产业利润被压缩,加征的关税无法内部消化,那就只能转嫁给了美国的消费者。
美国的经销商想要继续进口罗非鱼, 肯定还是中国的,但因为加征关税后,原本廉价的中国罗非鱼只能变相提价,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就跟我们国内猪肉涨价是一个道理,价格上涨,肯定会导致消费量下降。
当然,上面算的账仅仅只考虑了一个关税因素,还没算上从去年就开始的全球性通胀和居高不下的海运成本,各种因素叠加起来,让原本价廉物美的中国罗非鱼,也渐渐变成了对那些经济困难的底层美国消费者高不可攀的食材。
美国人冷冻罗非鱼吃得少了,除了我国南方养殖户和出口企业受到影响外,像TheFishinCompany这样大型的罗非鱼经销商自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别看TheFishinCompany手握像沃尔玛这样的消费端金主,但因为各种不可抗力,下游的供应链出现问题,其实是非常头疼的。想要解决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自己掌握原材料的供应,但是难度不小。
在美国国内养罗非鱼来替代中国产罗非鱼肯定行不通。高昂的人工成本摆在那里,而且美国自然水域养殖控制比较严,只能搞陆上养殖,各种麻烦事一堆。
当然也不是不能搞,就是得走高端路线。在美国就有个叫SunCoastTilapia的罗非鱼养殖项目,前几年因为疫情被搁置了,最近又开始推进了。该养殖项目计划出品的新鲜高品质罗非鱼就比冷冻罗非鱼高端多了,没办法,不高端,连本都回不了。
所以,这养殖场地还在去海外找,要求也很简单,人工要便宜,饲料要便宜,有丰富的自然养殖资源,而印度完全符合这些要求。
亚洲小巴西
印度可以说是亚洲的小巴西,地势总的来说还算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人口也多,是个非常适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国度,奈何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印度并没有在水产养殖方面取得先发优势。
印度沿海地区的暖水虾养殖业确实发展得不错,在疫情爆发前,一直是美国暖水虾供应 大国,比亚洲的越南和拉美的厄瓜多尔都要硬气,但印度的水产养殖业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暖水虾,像巴沙鱼和罗非鱼这样的热门养殖鱼种的养殖却一直没有搞起来。
虽然这几年印度一直在大力发展巴沙鱼养殖业,罗非鱼养殖也开始发力,但整体发展势头一直受到多重因素制约。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起步太晚了。亚洲的淡水鱼养殖业有中国、越南和印尼三座大山,国际市场基本都被瓜分得差不多了,印度想要另立山头确实有不小的难度。
发展中国家发展水产养殖业,有一个很大的助力,那就是本土消费市场,而且印度人口也确实多,如果内需能起来,印度水产养殖业想不发展起来都难,但问题是印度本土消费市场局限性实在是太大了。
印度还是太穷了。养殖巴沙鱼和罗非鱼已经是很便宜的水产品,可也并不是所有穷人都吃得起的。而且水产品消费离不开冰箱,个头大一点的鱼吃不完还能放冰箱,可印度很多家庭至今连冰箱都没有,这就非常尴尬了。
“抄底”印度
国内需求动力不足,再加上起步晚,养殖相关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养殖成本下不来,又无法打开国际市场,印度的淡水养殖业发展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但因为具备优质的养殖条件,正好适合美国企业去“抄底”。
当然,印度方面也非常欢迎美国人能来帮他们打破僵局。印度一直想要发展本土的水产养殖业,只是苦于找不到“猛药”,正好美国人送来了。
去年,印度政府宣布“蓝色革命”(bluerevolution)发展计划,旨在年前将印度水产品出口额翻一番,其中罗非鱼就是一个重要的鱼种,年的出口目标是5亿美元。
印度地方政府对于招商能够招到美国 的罗非鱼贸易商,心里肯定是乐开了花,估计也给了不少优惠政策,毕竟项目如果能够取得成功,好处是不小的。
而对于TheFishinCompany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成本,所以,设计的养殖项目是垂直整合的,也就是育苗、饲料、养殖和加工都自己来,尽可能控制生产成本。
TheFishinCompany将在印度中南部的特伦甘纳邦(特伦甘纳邦)建造全球 的淡水养殖基地,靠近一处名叫MidManair的水库,养殖及加工出口容量8.5万吨, 北美市场。项目将构建一个综合淡水鱼类养殖加工系统,包括孵化场、饲料厂、网箱养殖场和出口加工厂,完全涵盖了全部罗非鱼养殖和加工环节。
这个项目对美国公司来说,能够帮助他们完全掌控整个产业链,获得更具成本优势的产品,而对印度来说,该项目既能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就业,还能提升本土水产养殖业水准,可谓是个双赢的合作。
结语
大家都能看出来,美国在印度的罗非鱼养殖项目对我国南方的罗非鱼养殖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强大竞争对手,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取得成功,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罗非鱼在美国市场上的地位。我国吃了这么多年的人口红利,确实也慢慢走到了尽头, 也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大势所趋,避无可避。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国罗非鱼养殖业也并不是死路一条,庞大的内需市场就是下一个战场,最近风头正盛的预制菜就是一个切入口。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事在人为。(完)
感谢阅读,喜欢本文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