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

哥大中国毕业生在非洲的卧底生涯,改变

发布时间:2023/4/3 13:39:16   点击数: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姜赟实习生段昱

最近,一部Netflix影片《象牙游戏》入围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小李子作为执行制片人,讲述了非洲象牙交易的背后故事,以及主角卧底其中的全过程。该片的拍摄跨越全球,带着浓重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其中的主角黄鸿翔更是成为了大众的焦点。

这个男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从年开始协助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卧底非洲伪装成中国象牙卖家,拍摄并记录非洲象牙交易的场景。

要知道,中国是象牙等很多非法野生动物制品的消费大国。不仅如此,世界上很多人都对中国有很多刻板印象:中国人都买象牙,吃狗,吃穿山甲。于是,在这部影片中,黄鸿翔并没有要求给自己的脸打上马赛克——他的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而未来也不可能再做卧底调查了。

他说:“我想告诉世界,中国也有很多人在为动物保护而努力。”

黄健翔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尽管他出身名校,但他和大多数毕业生有着一样的迷茫:毕业后,我要做什么?为了继续探寻自己,他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读研。在这里,他发现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我发现,原来我们的‘全球视野”其实是‘发达国家’视野。”他在哥大的教授和同学都在讨论欠发达国家的事情,而他对此一无所知,无话可说。

而他也发现自己和不少外国同学的人生追求也非常不同。许多同学都想要“消除世界极端贫穷”,“解决粮食问题”。他疑惑:“在相关的国际组织里工作,不会很穷吗?”

但是他的同学告诉他:“在国际组织工作,不会很穷,收入还是挺不错的。”

黄鸿翔认识到自己的国际视野太过狭窄。于是为了扩展自己的视野,他去了厄瓜多尔做调研。他看到了对中国的误解:投资基建、开发资源,被认为是破坏环境、掠夺资源;“我们的国家都要被卖给你们了!”

黄鸿翔突然意识到,在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并没有融入本地。

这种误解,充斥着社会各个领域。

年,黄鸿翔从哥大毕业,他又参加了一个国际组织项目,到非洲南部进行了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的调查。他在这里,也发现了中国和世界的隔阂。

非洲的象牙贩子非常喜欢中国人,看到中国人都会用中文叫卖。“我们有象牙,不贵。”

而国外的公益广告更是令人沮丧:白人总是扮演拯救者,而中国人总是扮演那个,一直购买象牙制品、导致大象盗猎的坏人。

这刺激了黄鸿翔。在之后的纪念,黄鸿翔用中国买家的身份卧底非洲,协助国际组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这一部分被、《象牙游戏》拍了进去。

这部纪录片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而其中最喜人的,当属年,中国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国内象牙贸易。世界看待中国的眼光改变了。

但是对于黄鸿翔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说,很多中国人还是不了解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未来,他还将不断地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去,为国人提供给更多的相关知识,唤醒国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最后使中国人能够融入国际大潮,真正成为世界公民的一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rkzz/259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