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自然资源 >> 暴涨激增五月份超5万吨厄瓜多尔白虾出
五月份,厄瓜多尔一共向中国出口了吨白虾,创下了历史新高!接下来,国内的白虾产业又会发生什么影响?
文/海鲜指南(seafood-guide)李帅又创历史新高!5月份吨厄瓜多尔白虾出口中国!
近日,厄瓜多尔水产养殖协会(CNA)公布了年5月份白虾出口数据。据统计,当月厄瓜多尔出口中国数量为磅(英制),折合吨,如果按照一个标准的24吨集装箱货柜计算,已经超过条货柜。相比于4月份的吨,5月份出口量增加了11%,同比年5月份(吨)上涨了%,创下了历史新高。(货柜条数是按24吨/柜折算所得,不代表真实数量)
通过上述数据发现,除3月份进口量相比上月有所下降之外,其他月份都居高不下,4、5月份上涨幅度较大。
因3家工厂“封禁”事件影响,退运量或占总出口量27%!
实际上,5月份从厄瓜多尔发出的白虾集装箱,需要在海上经过30-45天左右的船期才能到达中国港口,而这5万吨白虾,刚好赶上了3家厄瓜多尔白虾工厂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事件。
其中包含有厄瓜多尔出口量最大的桑塔公司,以及同样是厄瓜多尔前十的白虾厂商蓝泰、太平洋。据数据统计,仅桑塔一家公司每月出口到中国的量就占到总出口量的22%,而三家工厂加在一起的数量则占总量的27%。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家可能会被5月份这个5万多吨白虾的数据吓到了,甚至会担心市场后续价格的崩盘,但其实如果把这三家工厂发生退运的货柜去除,实际上进口量应该是比4月份要少的,所以大家不能过于恐慌。
需求市场低迷,为何白虾进口量却屡创新高?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
面对如此“庞大”的进口量,许多行业人士也在发问,“都说白虾在亏损,为何大家还是前仆后继的去订货?”“为何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进口量屡创新高,这其中的商业逻辑又是什么?”一位进口商告诉海鲜指南,“一方面,是由于厄瓜多尔的白虾报价屡创新低,刺激了大家下单的欲望,许多投机的玩家,都在赌博,赌近期的行情就是抄底的最佳时机,一旦赌对了,等白虾行情上涨,就赚的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如果大家不下单,不进口新货的话,会面临高价货库存的压力,高价位时期订的货没办法和新到港的便宜货竞争,只有在白虾处于行情不断下跌的过程中,大家一直补仓,才能平抑之前的成本。”厄瓜多尔南美虾皇厂商代表告诉海鲜指南,“5月份厄瓜多尔白虾出口量再次增长的原因在于当地虾农急于出虾,因为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大国家蔓延,尤其是对虾消费主要市场美国、欧洲,需求十分萎靡。受需求下跌的影响,厄瓜多尔白虾的出塘价一直再跌,虾农们并不看好后市,认为疫情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话,虾价只会一跌再跌,因此他们都将自己池塘的虾尽早出售。”“而从厂家角度来说,收到虾农的量增加了,但市场需求却没有增加。全球市场只有中国在不断好转,中国是最有希望恢复需求的市场,因此只能加大对中国的出口量。”“5月份厄瓜多尔一共向中国出口了1亿万磅的白虾,这几乎是把大部分虾农的存塘虾都出完了。据我们工厂了解,6月份虾农的出虾量就没有这么大了,整个6月份,厄瓜多尔白虾的总出口量还不到1亿磅,也就是说,6月份多尔虾的总产量甚至还没有5月份出口到中国一个国家的多。”进口商表态:在局势明朗前,不会再下订单!就在发文前,海鲜指南向国内进口商了解到,现在白虾业者的日子,光景十分惨淡,他们要面对的是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首先,是来自于下游客户的退货、退单的压力,由于相关政策,凡是涉事的三个品牌3月12日之后生产的产品都要进行召回。一位主营桑塔品牌白虾的进口商正忙得焦头烂额,他告诉海鲜指南,“我下游客户给我退货的电话已经打爆了。”
第二,是来自于市场禁售,消费者失去信心的压力。一位进口商告诉海鲜指南,“我现在是一柜货都卖不出去,底下的客户根本没人卖,消费者也没人敢买,他们一说起厄瓜多尔白虾,可不认你是不是这三个品牌,一律都认为是外包装有病毒的产品,你怎么去跟他解释都没用。”
第三,新到港货柜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一位白虾进口商告诉海鲜指南,近期他刚到港口20条白虾货柜,都是在这起事件之前订的,幸运的是,都不是这三个涉事品牌,所以不用销毁、退运处理。但是他也在跟厂家交涉,看是否能有退运的可能性,该进口商告诉海鲜指南,“退运费一柜差不多亏5万,如果我接下了这批货,按照现在的行情,一柜货至少要亏10万元以上。若是在之前,还有涨价翻身的可能性,但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好转,对接下来的市场没有信心了。”“随着新货的不断到港,库存货都已经成了高价货,现货价格要随行就市的话,每件都在亏损。而新货的价位是否是处于最低点买入,我心里也没底,不清楚后市国外厂家报价是否还会跌。”在海鲜指南采访进口商的交流中,大部分业者都透漏自己的计划,“在局势明朗前,打算暂缓下单的计划,暂时不进口厄瓜多尔白虾。”更多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