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自然资源 >> 知名药企创新药迎来收获期,11款已上市
近年来,得益于NMPA优先审评等制度的实施,不少药品审评审批提速,加快进入上市阶段。比如,近期恒瑞医药又一款创新药传来上市的好消息。 近日,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瑞维鲁胺片(商品名:艾瑞恩)上市。该药适用于治疗高瘤负荷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 瑞维鲁胺是头个中国自主研发新型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该产品上市申请于年10月被国家药监局按突破性治疗品种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此次获批将为国内的前列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国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增长快速,国内目前针对mHSPC的仅有1个获批,因此患者对新型药物的临床需求尤为迫切。 据介绍,此次瑞维鲁胺获批主要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CHART)。该研究旨在评估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标准治疗联合ADT治疗高瘤负荷的mHS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HART研究结果显示,瑞维鲁胺治疗高瘤负荷的mHSPC受试者,与标准治疗相比,患者显著获益。 上述研究成果已于年6月在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中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亮相,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泌尿肿瘤创新药物的重要进展。基于该研究成果,瑞维鲁胺已获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版)》I级推荐(1A类证据),有望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新药研发具有高成本投入的特点,离不开生产企业研发方面的支持。从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情况来看,年报显示,-年,恒瑞医药研发费用从26.7亿元增至62.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15.33%上升至23.95%。其中在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创纪录的62.03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23.95%,约为总营收的四分之一,可见公司在创新方面下了大功夫。 在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下,恒瑞医药创新成果凸显,包括创新药正迎来收获期。据统计,年至今,目前公司已上市的创新药已达到11款,包括瑞维鲁胺片、脯氨酸恒格列净片、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氟唑帕利胶囊、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等,涉及肿瘤等治疗领域,为国内患者带来福音。 同时,恒瑞还有60余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形成了梯队化的丰富产品管线。此外,公司构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平台,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为持续输出高质量研发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国金证券近期发布研报提到,恒瑞医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战略,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国产创新药出海持续加速!产品覆盖市场正越来越广在本土药企研发能力日渐成熟,以及政策红利的出台和落地等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中国本土药企创新药开始不断“出海”。 有数据统计显示,年,全年“出海”创新药药企数量高达39家,本土药企与海外药企的跨境交易累计起,五年内实现增长%。而今年上半年,国内就已有超50家生物创新药企紧锣密鼓“出海”。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药企仍在加速“出海”布局,寻求更多新的增长点。如近期,报道显示,由前沿生物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HIV)1.1类新药艾博卫泰(商品名:艾可宁)就在阿塞拜疆启动了上市会。阿塞拜疆成为了系艾可宁第三个获批拿证的海外国家(另两个为:柬埔寨、厄瓜多尔)。 据了解,受疫情等关系影响,艾可宁虽已在柬埔寨、厄瓜多尔两地拿证,但销售工作尚未开展。因此,此次艾可宁于阿塞拜疆的上市会,也成了前沿生物出海的头一块“试金石”。除此外,前沿生物方面还拟继续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及南美洲等地区的逾60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已启动了艾可宁在25个发展中国家的药品注册申报工作。 6月15日,翰森制药发布公告称,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用品管理局(MHRA)正式受理三代EGFR抑制剂阿美替尼的上市许可申请(MAA),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适应症,这是阿美替尼在中国境外的头个上市许可申请,意味着其即将有望正式登上国际肺癌靶向治疗舞台,开启惠及海外患者的第一步。 6月14日,恒瑞医药宣布,其创新药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商品名:恒曲)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适应症(CIT)获得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恒瑞医药表示,本次获得FDA孤儿药资格后,海曲泊帕乙醇胺片临床试验及上市注册的进度将加速推进。同时,该产品还可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临床试验费用的税收抵免、免除新药申请费、产品获批后将享受7年的市场独占权。 以上大批国产药物在海外顺利获批,是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出海正不断提速的缩影。随着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出海”显然已成为不少药企的目标,大批企业也正通过“出海”,在国际上抢夺更多蛋糕。分析人士认为,在疫情持续影响、行业变革与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医药行业调整将步入深水期,而与此同时,国药企的“出海”征途还将变得速度更快,产品更创新,覆盖市场更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