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9/9 14:16:17 点击数: 次
据外媒报道称,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国家灾难管理局近日表示,哥伦比亚今年第一个雨季在3月来临,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由于连续强降雨,哥伦比亚国内已经出现了多处因大雨引发的洪灾,自3月以来,洪灾已经造成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受到洪灾威胁的至少户家庭被迫转移,上万人受到洪灾影响。由于严重的洪灾,哥伦比亚国内已经发布了红色预警,提醒大范围的强降雨仍将继续,哥伦比亚多地仍然面临着暴雨洪灾的威胁。据超级计算机数值预报的计算结果指出,接下来10天内哥伦比亚仍有全国性的强降雨,局地降雨量更是可能在毫米以上,由于哥伦比亚国内山地地形较多,持续强降雨意味着部分地区地质灾害的风险可能性很大。除了哥伦比亚外,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最近也遭遇了强降雨袭击,造成了局地洪水,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对于南美洲来说,年频繁遭遇强降雨和洪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受到了目前热带中东太平洋上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根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年3月太平洋中东部赤道地区仍然维持着大范围的表层海水偏高状态,这意味着厄尔尼诺仍在进行中。尽管这次厄尔尼诺从年秋季就开始发展了,但对于地球大气层来说,在年年初开始,它在大气层中造成的大气响应才逐渐开始显现。而随着海水偏暖的维持,大气响应似乎变得更加严重。对于南美洲来说,原本南美洲西海岸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寒流——秘鲁寒流,秘鲁寒流给南美洲西海岸带来了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但如今被替换成了温暖的海水。暖的水会加热上层的空气,导致空气上升,从而产生更多的云和雨。在太平洋上,原本的海水温度状态是西太平洋温暖,中东太平洋有寒流影响所以偏冷,使得空气上升区集中在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而中东太平洋则是下沉区,云雨更多出现在西太平洋。但在年的厄尔尼诺作用下,暖的水集中在中东太平洋地区,因此空气上升区会集中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而西太平洋则转为空气下沉区,位于热带中东太平洋沿岸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地就遭了秧,更多的对流活动造成了更多的降雨,对于受到寒流影响常年少雨的这一地区来说,偏多的雨很容易导致洪灾和地质灾害。当然,这也意味着厄尔尼诺造成的大气响应已经在大气层中发威了,位于西太平洋边缘的我国恐怕也难以避免异常天气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nipingp.com/zrzy/271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