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国家气候 >> 在加勒比丈量中拉距离的远与近
环球网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的成员参观中建美国巴拿马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周骥滢/摄
《环球时报》记者同中国网络名人赴墨西哥、巴拿马、多米尼加:在加勒比丈量中拉距离的远与近。
从巴拿马“同胞公园”可眺望故乡
“若是你不喜欢这地方,那就飞往巴拿马吧……飞往那里我该做些什么……让我们携手共进……心中的激情在燃烧。”这首名为《Panama(巴拿马)》的歌本是一位罗马尼亚歌手的作品,去年被改成舞曲后,在中国的网络上一炮走红。在巴拿马,智库媒体团成员、 作家萨苏在拉美论坛会议上发言时提到这首歌,他还告诉台下听众,中国和巴拿马直线距离上万公里,很多人坐飞机都觉得路途遥远,但想想年 批中国人作为劳工到达巴拿马时,竟然在海上走了61天。年,茅台酒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这个博览会是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但举办地却是美国旧金山。当时,中国和巴拿马还缺少直接的联系,而现在,中拉媒体要加强交流,就要多倾听彼此的声音。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过程见证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此后百年间,巴拿马人民并不甘心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最终收回运河的自主经营权。年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拓宽工程举行竣工启用仪式。代表团成员、曾在巴西工作的丁刚4年前去巴拿马运河展览馆采访。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时馆中有一个1米多长的船模,船身上印着中远的英文缩写。那个时候,中国货轮通过运河数量已位居第二。这次,丁刚在展览馆中看到,船模还在,但多了一个大展板,记录着年运河扩建后中国货轮首先通过的历史性时刻。那艘货轮就叫“中远海运巴拿马”号。据他了解,曾出现停摆的中建美国公司承包的巴哈马度假村项目也已顺利完工,开始接待游客。
在巴拿马,智库媒体团一行人专程拜谒埋葬着中国劳工的“同胞公园”。多年前,陆续有两万名中国劳工到达巴拿马,投入到对两洋铁路和巴拿马运河的建设中,很多人 葬在异国他乡。能眺望运河的“同胞公园”成了当地华裔的慰灵之地。萨苏在当地的华裔友人托尼·苏说,在“同胞公园”,目光如果能够穿过太平洋,尽头便是故乡。
勤奋的华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在“中巴智库媒体论坛”上,巴拿马外交部代副外长尼科尔·王用中文和大家打招呼。这位美丽优雅的“80后”女外交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的祖父就是广东人。”在40分钟的演讲中,尼科尔·王强调:“虽然去年巴中两国才正式建交,但外交关系背后是两国人民交流合作打下的坚实基础。”尼科尔·王参与了大量巴中建交工作,据她介绍,目前巴拿马政府有由总统主持的理事会,专门、及时处理与中国有关的问题。她还举例说明两国是如何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巴拿马可能要在广州设立领事馆,因为那里来往于巴中两地的贸易船只非常多。”巴中友协前主席、 法院大法官奥尔特加在讲话中表示,“对未来拉丁美洲和中国发展平等互利的关系充满信心”。
谈到美国对中国发起的 ,尼科尔·王说,不管中美之间在经贸上存在什么分歧,巴拿马一直希望中美通过对话解决。有人问:“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这让将该地区视为‘后院’的美国很不舒服,而美国的这种态度是否会影响巴拿马和中国的关系?”对此,尼科尔·王很坚定地说:“不会!”
“墨西哥雄鹰”的东方渴望
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国大)金色校徽中有两只背靠背注视两侧的雄鹰,该校经济学院院长马丁内斯解释说,一只鹰生活在墨西哥,另一只鹰生活在南美洲,校徽中有一面盾牌,上面画的不是墨西哥的地图,而是整个拉丁美洲的版图。据了解,墨西哥 任教育部部长、参加过反独裁斗争的拉斯康萨勒斯亲手设计了这个校徽,他认为墨国大应作为一个平台,促进整个拉丁美洲的团结。而在萨苏等网络名人看来,这个校徽有些像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两只鹰代表着墨西哥对西方的凝视、对东方的渴望。
在墨国大经济学院举办的中墨媒体智库交流会上,墨方一位白发老人首先用流利的中文介绍自己。原来,他是墨西哥首任驻华大使欧亨尼奥·安吉亚诺·罗奇, 次履新的时间是年夏。如今,老人对“一带一路”十分关心,他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之深让中方成员感到惊讶。《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则讲述了中国和拉丁美洲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据史书记载,早在16世纪,从菲律宾历时大半年“漂到”墨西哥的“马尼拉大帆船”就装满了“中国制造”。在此后年间,中国的丝绸、瓷器、棉制品等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改变,并且迅速辐射到今天的秘鲁、巴拿马、智利、危地马拉、厄瓜多尔、阿根廷等地,一些原本沉寂的港口快速活跃起来。代表团成员、 主持人赵普向参加论坛的外国官员、学者和媒体人讲了自己中式服装上盘扣的故事,优美的中国传统服饰设计让好奇的观众都伸长了脖子看。一位墨西哥教授称对话会是“墨中文化跨越大洋的一件盛事”。交流会上,很多墨西哥学者和大学生还认真地做着笔记。学习中文已有3年的莫利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学习中文是因为喜爱中国文化、中国哲学,而且我希望将来能到中国工作。”
墨国大孔子学院院长珍妮·阿科斯塔表示,每年都有多名墨西哥人来这里学习中文,学院也举办了很多讲座。她认为,“一带一路”对拉美的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也会让更多墨西哥人有机会学习中文,增加两国的人文交流。随着越来越多的墨西哥学校开设中文课,中文老师已供不应求。
多米尼加外长夫人的太极神功
网络大V们此行了解到,在多米尼加,中多两国正在筹办设立孔子学院的相关事宜。而今年6月,巴拿马 家孔子学院已举行揭牌仪式。
在拉美国家,还有很多热衷于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在多米尼加机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刘碧伟遇到正准备出访的多米尼加外长夫人,他告诉代表团成员:“外长夫人在机场看到我们大使,她对中国很友好,马上提出希望利用等飞机的时间和我们见面……这位外长夫人练中国太极,练了好久,还打跑过一个贼……”
但总体来说,中国和多米尼加等国的相互了解还不够。代表团成员、情感作家苏芩告诉拉美的朋友,中国是世界 大出境游客源国,选择海岛游的中国游客最多时能占到1/3。但她认为,国内网络上对多米尼加这样的拉美国家介绍的还不多。在此次中国网络名人走访的几个拉美国家的主流媒体上,有关中国的报道相对还很少,而且大都转发自西方通讯社。拉美国家媒体派到中国的常驻记者也很少。但在多米尼加,网络名人遇到一位特殊的“同行”——多米尼加外交部亚洲和大洋洲事务司司长冈萨雷斯,他同时也是一家当地媒体的专栏作家,近来他围绕“一带一路”和中多合作写了不少文章。冈萨雷斯拿出手机,向《环球时报》记者展示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gjqh/2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