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国家象征 >> 注意又一地检出新冠病毒40天已涉及
来源:北京日报、央视新闻、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世界卫生组织等,图源摄图网。
8月12日,安徽芜湖通报1家餐饮店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40天以来,冷冻海鲜食品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的现象已涉及我国8个地区。
为什么会在多地的冷冻食品上发现新冠病毒?这些病毒是否会传染给人类?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01第8次在冷冻海鲜食品包装
上发现新冠病毒
8月12日,安徽芜湖通报1家餐饮店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据了解,10日,芜湖市镜湖区在对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常规摸排检测中发现,有1家餐饮店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11日,芜湖市疾控中心对该份样本进行复核,结果呈阳性。经核查,涉疫产品在购置后存放于该店冷柜中。
芜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对全市涉疫产品全部进行封存。对该餐饮店人员、食品、环境以及溯源到的该批产品企业人员和家属均进行核酸检测,并对该批发企业流向其他餐饮店的人员、食品、环境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该餐饮店存放环境、店内环境和员工宿舍等全部进行消杀。对阳性样本密切接触者已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和健康管理。
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这是自7月以来,我国第8次在冷冻海鲜食品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1、7月3日,福建厦门,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两个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2、7月3日,辽宁大连,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三个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3、7月14日,江西萍乡,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4、7月14日,重庆沙坪坝区,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5、7月16日,云南,冻南美白虾包装箱外表面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6、7月23日,辽宁大连,凯洋海鲜的冷库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环境的多份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7、8月11日,山东烟台,进口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8、8月12日,安徽芜湖,1家餐饮店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此外,据央视报道,此前一批巴西SIF厂生产的外包装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疑似阳性的冷冻鸡翼,已销售到广西北流、东兴等地。
北流市、东兴市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连夜开展冷冻鸡翼销售流向核查、库存查封,并对巴西进口冷冻鸡翼产品、从业人员和外环境进行监测。目前,经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02为什么多地在进口冷冻
食品上发现新冠病毒?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表示,出现这一情况主要与国外疫情严重,冷冻海鲜加工过程较容易污染有关。“冷冻海鲜产品通常均储存在低温的环境,而环境的温度越低,病毒保存的时间越长,所以容易在冷冻海鲜产品中或者其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样本均为冷冻海鲜产品的外包装,这说明大多数是因其包装被病毒污染且因为其运输和存储的环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来。
03冰冻海鲜产品表面
或外包装携带的病毒
是否会传染给人类?
针对冷冻、冷藏海鲜和肉类有没有成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表示,基于国际组织相关权威机构的观点和现有证据,其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组织和机构都有明确的观点,观点也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新冠病毒主要是经人的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一起接触传播的,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到目前也没有新冠病毒经食物传播的证据,这些观点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和这些机构的网站上都能公开查阅到。到目前,全球报告的多万病例,我们国家确诊报告的8万多病例也都没有因进食食品而出现病例的报道。
至于冰鲜海鲜产品表面或外包装携带的病毒,究竟是否会通过切割或加工传播到外环境中,或传染给人类,还需要科学家在追查病毒来源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同时,这或许也是病毒溯源的一个重要方向。
04为了家人饮食安全
这些一定要注意
1.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2.生熟食品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
3.彻底做熟,以杀死微生物;
4.无论热的或冷的食物,均应在安全温度下保存,以防止细菌滋生;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以避免污染。
科学防范!
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最近,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gjxz/2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