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

国产车企老总再遭炮轰不开自家车合资毁了

发布时间:2023/4/3 13:38:58   点击数:
北京哪家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57338.html

早在年3月份的时候,格力电器的掌门人,董明珠董小姐在接受采访时就开炮国产车粗制滥造一时之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产汽车的老总们纷纷表态,自家造车工艺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近日,董小姐再次炮轰国产车行业,直接质问:国产车水平全球领先,为什么不开自家的车?

那么今天我们先盘点一下,各国产汽车厂商的老总们都开什么车。

首先是长城汽车的老板魏建军

魏老板曾经开过哈弗旗下的H6、H9等车型,目前据说已经换成了魏派

第二位是李书福。作为吉利的领导人,李书福一直在为自家企业生产的车辆做宣传。它的第一台驾座就是吉利生产的首款车辆,自由舰。这款车当时最大的亮点就是车辆的安全护卫系统。第三款车辆是吉利远景,是第一位使用这辆车的人。现在李书福的座驾会伴随着吉利的新车而变化。最近使用的好像是博瑞的顶配,价值在22.98万左右。

第三位是北汽老总—徐和谊

北汽集团是个大国企,与现代、奔驰都有合资产品,自家的猪鼻车标车,北汽老总自己也不想开,还是开奔驰大气。

不过呢,就现在查到的资料而言一般来看我们的国产汽车老总公开场合开自己家车子的还是非常多的。其实这个事情真的重要吗?我觉得并不重要。

毕竟作为一个企业老总自己开车的机会并不多,再说了这选择什么车也是人家的自由,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是我们的车企老总们对国产车的不重视,除了像吉利、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几家少数车企之外。我想问问我们的车企老总们你们对自家的自主品牌真的在意吗?在自主和合资之间的资源配置公平吗?

是谁给人留下了一个国产车粗制滥造的映像?在生产技术方面,近些年我们早已有了质的飞跃,奇瑞1.6T发动机也已经比肩2.0T各项技术参数也得到了各位同行的认可。

说明我们的技术不是不行啊。那为什么造成了我们国产自主品牌被合资品牌所压制?以至于只能进入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几乎可以用零来形容啊!除了顶着共和国长子头衔的红旗,没有自主品牌能进入这个行列!扪心自问,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反观我们的电器行业呢?

国内的电器行业几乎与汽车行业同时起步,甚至汽车行业还要起步的更早一些!现在国内的电器市场上你的首选是国产品牌还是进口品牌?换句话说,在电器行业。进口电器能占多大的份额?

观察两个行业的区别我们不难发现,电器行业国内厂商与外国厂商那就是你死我活的存在!然而汽车行业出现了一个可能只有汽车行业才有的合资模式!

合资模式可能真的害了国内的民族汽车工业啊!

目前我们国内是除美国以外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了,可是我们在中高端领域却没有几款能拿的出手的国产车,占据市场的几乎都是合资企业。我们国内的厂商呢没有知识产权,只能是代工代售!

对于车企的老总来说,每年销量巨大!利润可观!不用搞研发都能顺风顺水的把钱挣了!合资车企几乎都是国企,为了面子也都象征性的搞了几个自主品牌,靠着吧合资车换个壳用着低价手段打压着国产车。我就想问一句这些车有几个能卖出国门?打进美国市场?

再看看中国汽车的民营企业,他们没有合资的路子只有深耕自己的品牌。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等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究其原因,我们的合资车企从一开始采用散件加工模式加工车子开始就失去了研发能力。

我甚至怀疑合资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阴谋!

外国品牌靠着合资进入国内,是国人认可了外国品牌,进一步养成了使用习惯。是国产车的市场开发异常艰难。假设合资车没有进入国内市场呢?

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起步于年,那一年民生汽车正式成立。年6月第一辆载重2.5吨的民生75型卡车正式下线。

后来由于9.18事变的发生日军侵华打断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把时间拨到年一汽成立,解放卡车面市。自此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顺风顺水的发展。那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合资车企的呢?

那是年的春天,中国姑娘北京汽车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才华横溢年轻又多金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就再也没能忘掉他的容颜!

这位中国姑娘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跟他生个猴子!于是,在一顿骚操作的强势进攻下,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诞生了!可是在那个时候北京汽车已经可以自主生产BJ了。

合资之后就有了BJ也就是切诺基国产之后的名字,那时候还不敢太明目张胆所以取了个BJ的名字。

大伙围观一看,哎呦,不错哦!混血的猴子既漂亮又聪明,再看看人家多幸福美满!于是纷纷开始寻觅自己的伴侣,仿佛一夜之间,混血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出生了,同年中法合资的广州标致也成功顺产。

从此以后我们就走上了合资发展的不归路。

为什么说合资害了国内汽车工业呢?

年的那个春天摆在背景北京汽车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斥巨资引进克莱斯勒的技术,二是与克莱斯勒合资,北京汽车出人,出力,出少部分钱。克莱斯勒出技术,出生产线

当时我们的领导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第二条路。可能是因为我们当时穷吧。

但是当初国内汽车工业真的那么差吗?就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年,红旗汽车为例他造的车长这样

当时这款车已经配备电动座椅,电动车窗,车载移动电话等等配置........图上这款旅游车更是配备独立空调、大玻璃封闭车窗、甚至可以装配电视转播设备。那时候我们的汽车工业真的落后吗?

对比一下我们的令居韩国

我们把时间拨回年,那一年4月韩国制定了汽车工业发展计划,将零散的汽车工业纳入国家计划发展的轨道。同年韩国制定了《汽车工业保护法》,这是韩国正式发展汽车工业的信号和宣言。

此后,在政府优惠政策的鼓励下,韩国先后建立了新国、新进、亚细亚、现代等汽车生产会社年12月,韩国制定了《发展汽车工业基本计划》,提出年实现小轿车生产国产化、年实现大轿车生产国产化的目标。从年着手执行的第三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中,也把整顿和发展汽车工业列为重点之一。年初,朴正熙总统发表《重化学工业化宣言》之后,韩国将汽车工业列入十大战略产业之一,给予重点支援。为了促进汽车工业的大发展,韩国将一些零散的汽车制造业企业关、停、并、转,形成了现代、起亚、亚细亚和高丽通用四大汽车生产会社,以建立批量生产体制。在这一阶段,韩国汽车工业努力开发国产车,自行设计车种,开发车型……年7月,起亚产业会社(以下简称起亚)在韩国首次开发出cc的汽车发动机,吹响了韩国汽车正式进入国产化阶段的号角。

年,现代汽车会社(以下简称现代)制造出完全是自行设计的小马牌轿车,从而使韩国成为世界第16个具有独立生产轿车能力的国家。年,现代生产的小轿车开始出口到拉丁美洲的厄瓜多尔,起亚和高丽通用汽车会社生产的卡车出口到中东地区,揭开了韩国汽车打入国际市场的新的一页。当年现代向13个国家共出口辆轿车。年,韩国政府正式宣布汽车为十大出口商品之一。到年,韩国生产汽车已突破20万辆大关,出口也达3万多辆。自此韩国汽车工业走上了大批量出口的道路。

刚刚说了,这个时候我们的领导们找到了克莱斯勒开始谈技术引进的事了......至于为什么国内从56年就能自主生产车辆到83年却要去合资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心里都清楚,不过却说不出来。从开始发展到自力更生走出国门韩国用了17年。同样的时间国内我们干了什么?

更别提56年到83年整整27年我们从自主研发走上了合资的道路!

今天国内这样的状况究竟是谁的过错?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gjxz/259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