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

三毛传让我带着你的心,走遍万水千山

发布时间:2020/11/10 22:51:41   点击数: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玎珰领读

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回顾了三毛与荷西由于动乱离开了撒哈拉,住在加那利岛上的经历,三毛失去了她最爱的荷西,终日与痛苦为伴。

那么,三毛该如何排解这苦闷?她又流浪到了哪里呢?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页到第页,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又一次张翼,孤影蹙着谁的伤

三毛,又成为了孤独的一个人。

那便去旅行吧,带着荷西的心,去走遍那万水千山。

年春,三毛前往东南亚,而后又去了香港。

然而,荷西的身影总是浮现在三毛的脑海里,她仿佛总是能看见了那个对自己微笑的荷西,那个和她一起开车旅行的荷西。

但是,突然,荷西幻灭,只剩下一个痛苦到泪流的三毛。

五月初,三毛再次离开台湾,前往西班牙。

这一次,大洋彼岸已经无人等待,瑞士、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都留下了三毛的足迹。

三毛还独自一人,去瑞士洛桑看望女友,又到意大利佛罗伦萨畅游一周,之后又去阿根廷看望老邻居奥托一家人。

奥托夫妇邀请三毛在阿根廷度过余生。三毛谢绝了。

此时的三毛,不愿意和其他人交谈,也不愿意去认识更多的人。

晚上,三毛告别奥托一家人,飞往奥地利维也纳,去见她的表哥陈懋良。

堂哥曾送给三毛毕加索的画册,这,也是让三毛第一次,那么深地恋上一个人。

如今,堂哥已经成家立业,而三毛,作为画家的梦想也早已凋零,剩下的,只有一颗伤痕累累的心。

后来,三毛又去了马德里,关于荷西的遗产纠纷,三毛打心底里厌烦。

让三毛欣慰的是,荷西的兄长和妹妹,在争执遗产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三毛的一边。

一切妥当后,三毛便回到了加那利岛,从此,隐居在那里。

没有荷西的传说里,三毛是谁

隐居的日子中,三毛便这样日复一日地,看着对面愤怒的海浪。

荷西,荷西,没有你,我是谁?

三毛隐居的地方是一处海边社区,离城二十多里,住着一群静度余生的老人。

这里虽然宁静祥和,但也寂静荒凉,在这样的地方,三毛才能把失去了荷西后自己的灵魂,重新收纳。

三毛的家,是西班牙式的建筑,有一个带凉亭的后院。

居室里有两张被放得很大的照片,一张是穿着潜水服的荷西,神态英俊逼人;另一张是夫妻二人的合影,两张照片前面插着几朵淡红的康乃馨。

后来,三毛卖掉了这所房子,又在近处买了一座两层的小楼,她又重拾了画石的爱好,却也只是消磨时间罢了。

6月,三毛飞到对岸的拉芭玛岛上,为荷西扫墓。

荷西,已经离去一年多了,墓碑上的十字架已经旧得如朽木,荷西的名字,也已经淡得看不出来是谁了。

三毛用笔和淡棕色的亮光漆,一笔一笔,将荷西的墓铭重新填好,一边填一边念着:“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你的妻子纪念你。”

隐居的日子里,也有好友来看望三毛,三毛都是欢迎的。其中,也包括对三毛抱着暧昧心思的男子。

台湾作家西沙,当时也恋着三毛,千里迢迢从英国两次赶往加那利岛,但每次都受到了三毛的冷遇。

三毛还告诉他,西沙寄给她的请她去英国旅游的机票,她去领了,但是不是为了去英国,而是为了把机票退掉拿钱。

这种近乎侮辱性的不友好,在三毛的为人上,是仅有的。

在三毛心里,荷西是她的全部世界,现在,这个世界破碎了,或许,有一天,它会渐渐愈合,留下隐隐约约的伤疤,那时,她或许会为这颗伤痕累累的心,再次寻一个港湾。

但是,绝对不是现在。

,梦境叠放印第安的影像

三毛,相信轮回。

那便等待着轮回吧,饮一杯忘情水,暂且放下荷西,放飞自己。

南美,曾经也是三毛向往的地方,而她的南美之行,也是从台湾开始的。

隐居一年,让灵魂沾满了荷西的气息,三毛满足了,她觉得,应该回家了,回到父母身边去。

回到台湾,三毛顿时体会到了滚滚红尘的味道,开讲座到处都是前呼后应的学生,甚至连在家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这,便是她的故乡生活了。

当然,故乡的生活也不只是无奈,三毛遇见了纪政,是一名体育名人,也是他,成全了三毛的南美之旅。

通过纪政,三毛找到了《联合报》社负责人王惕吾,说明了自己想去南美的想法,对方爽快地同意了。

于是,年11月,三毛与《联合报》派出的一位美籍摄影师米夏一起,前往南美。

飞机抵达墨西哥,三毛在墨西哥见到了约根,那个在西柏林留学期间爱过的男子。

约根还在等着三毛,对三毛,他盛情款待,用豪华酒宴来招待三毛。

可是,三毛要的不是这些。

显然,约根,还是不懂三毛,他的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反而将三毛,推得更远。

后来,三毛又辗转了洪都拉斯、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等国家,沿途的风景、遇见的人,还有每个国家的工艺品和小吃,都让三毛沉醉。

就这样,真的是将万水千山走遍了,尽管走得很艰难。

三毛还将自己的每一篇游记都发给《联合报》,后来都收录在了《万水千山走遍》中。

三毛总是觉得自己的血管里流着印第安人的血,在厄瓜多尔,她支开米夏,独自一人,走进了印第安人的部落。

并且,她还杜撰了一个自己的前生,她的前生,是一个叫娃哈的印第安加纳基姑娘,她有着美丽但又充满悲剧的一生。

三毛在村子里,结识了一位叫“吉儿”的土著妇女,并且寄住在她的家里,跟着吉儿学习一切印第安人最琐碎的生活技能。

村里的人,都把三毛认作同类,坚信着三毛就是娃哈,她的轮回。

后来,米夏对三毛放心不下,三毛终与吉儿和印第安告别,重新踏入红尘。

年5月,三毛返回台湾。

回到台湾后,三毛在国父纪念馆举行演讲会,对着台下的人山人海,绘声绘色地讲着自己在南美发生的故事。

只是,那背后的孤寂,又有谁懂?

清风中盛开,她也只是那捧玉冰的女子

卸下行囊,终于又回到了台北。

回到了台北的三毛,便应了自己的母校——文化学院校长张其昀的邀请,到那里任教。

年9月,三毛登上了文化学院的讲台。教书,也是三毛一生中唯一从事过的职业了。

作为当时大红大紫的女作家,三毛的每一堂课都可以用轰动来形容,除了正式学生之外,还有很多学生都赶来旁听。

三毛负责教授文艺创作组的“小说研究”和“散文习作”,后来又开设了《红楼梦》和《水浒传》专题课程。

三毛上课,不仅讲知识,甚至连人性、宗教甚至人生的沧桑,都要在课堂上讲出来。

这样高负荷的工作,身体终究是不允许的,三毛,还是病倒了。

年初,三毛到美国休养了六个星期,同年春,又到美国接受手术。

也是这一年,三毛开始闭关写作。

三毛写作的时候,非常投入。曾经有一次七天七夜没有躺下来过,写完倒下不动,只和母亲说一句:“送医院。”

为了写作,三毛甚至搬出父母的家,住进一栋小公寓,也不生火做饭,母亲只好天天给她送去。

年夏天,三毛辞去了工作,开始了不分昼夜的写作生活。

同时写三本书、翻译、写歌词,这庞大的工作量,让三毛的身体再也撑不住了。

年初,由于严重的精神衰弱,医院,十七天后出院,飞往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疗养,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安宁的冬天。

那个冬天,三毛去了学校,交了一些朋友,甚至还有了一段浪漫的插曲。

春天到了,三毛回到台湾。不到两个月,又急急启程,飞往阔别了两年的加那利岛。

三毛,要和这加那利做最后的诀别,或许,也是另一种开始。

三毛卖掉了房子,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了人,之后,便离开了。

她,要回到中国去了。

加那利,自此一别,就再也没有归期了。

这一时期的三毛,著作颇丰,被称为“都市玉冰时期”。

于三毛,这段岁月是她最悲伤的季节。但在世人眼里,那却是三毛在清风中盛开,生命更为丰盛的季节。

此岸是沧海望断,彼岸是陌上花开。

年春天,三毛,终于能跨过海峡,飞回故土,回到大陆。

三毛先去了上海,看望她的“三毛爸爸”——已经八十多岁的张乐平。

相见的那天,张乐平拄着杖,在门前等她。

三毛见了,只抱着老人,泣不成声地喊着:“爹爹,我回来了……”

只有五天,三毛与张家,却像相识了很多年。临走前,张乐平像老父亲一样叮嘱着三毛,这一切,都让三毛潸然泪下。

离开上海后,三毛回到了那个不曾到过的故乡——浙江舟山。

尽管没有来过,但是,这里是根,是归宿。

三毛见过堂祖母,祭过先祖,然后给爷爷奶奶上坟。

离去前,三毛从坟头撮一把土,从祖屋老井打一口水,喝一小口,再小心装一瓶,她还说,这故乡的土,能治病,这故乡的水,回去要送给父亲。

一年之后,三毛第二次回到大陆,这一次,三毛制定了庞大的计划。

从广州到西北,从成都回上海。沿丝绸之路,沿茶马古道,沿着中华民族的源头。

临行前,三毛还和朋友说,只买了单程的机票,要很久很久才能回来,或者,就不回来了。

也许,从那时起,三毛,就有了一种隐隐的决心:不如归去。

在大西北——那没有一朵花的荒原,三毛,却像是开始了另一种爱情。

在敦煌,三毛有机会独自一人进入莫高窟的一个洞穴里安静地呆上一会儿,从洞里出来,三毛仿佛是从一种境界里走出来,她还说,如果死了,希望可以把自己的骨灰,葬在这里。

后来,三毛又回到了黄角桠,在那里,她又恢复了那种浪漫的心情,乡音、乡亲、街道两旁的建筑,都让三毛感到无比亲切。

三毛,真的喜爱这地方,这是她的出生地,她的故乡。

告别重庆,沿长江而下,三毛再次来到上海,与张乐平一家,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个中秋。

离别时,张乐平还说着,明年再来,不要忘记。三毛答应了。

但,这承诺,三毛终其一生,也没有履行。

如果说在三毛爸爸身边时让三毛有了一种家的感觉,那在大陆,另一种归宿感便是西部歌王——王洛宾给她的。

三毛在游历中国西北的途中,也去拜访了这位老人,而且,这经历似乎也能再次萌动三毛心中的一份爱恋。

只是,这爱恋,还是与她想象的有所不同。

--

亲爱的小伙伴,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三毛失去荷西后,走遍这万水千山的故事。她周游列国,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最后,回到中国大陆,去找自己的根,自己的归宿。

那么,三毛和西部歌王王洛宾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众说纷纭的三毛与王洛宾,真相究竟如何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

每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旅行,我们都喜欢买上一份当地独有的纪念品,它或许小巧,或许只是在一个路边摊买到的,但背后蕴藏的是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今天的共读中,三毛也是如此。

那么,你买到的哪个旅游纪念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故事,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好书,共同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

成长图书馆

“新的一年,陪你一起把书读完。”

免费开放,只读全球最好的书

音频领读,让阅读不孤单

陪你10天听本书,一年比别人多读36本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lyjd/203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