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瓜多尔 >> 旅游景点 >> 豆瓣96,为了上学,他们的童年如此彪悍
有了孩子之后,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上学简直就是像打仗,每天都是事故现场。
如果觉得心塞、难过,我推荐一部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刚刚推出第二季,豆瓣就打出9.6的高分。
看了不仅仅治愈,更是心灵的震撼,我感觉整个灵魂都被从头到脚浇了透。
这世界上,有些孩子是拿命去上学的,每一步都走在生死边缘。
在埃塞俄比亚,上学要穿越沙漠,冒着50度的高温往返四个多小时。放学路上,多绕五公里只为了喝一口水。
在厄瓜多尔的热带雨林,不到十岁的三姐妹每天奋力划一艘破船,1个小时之内要赶到学校,否则这条处处渗水的破船将会沉没。
而她们的妈妈此刻正在森林中种香蕉树,她除了祈祷孩子平安到校之外,毫无办法。
在地球的另一端,零下二十度的蒙古国,十岁的小男孩独自骑马上学。
河面上的冰要么太滑,马不能走。要么开裂,连人带马会掉到冰窟窿里。临走前爸爸嘱咐他,一路上,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从马上下来。因为十岁的他,身高不够,无法自己再骑上马背。
这些孩子的上学之路,在我们看来是一场生死存亡,是死亡之旅,但对他们和他们的父母来说又是平常的,来来回回,天天如此。
我们常说,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其实过惯了好日子也会限制人的想象力,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为了上学,世界上有些人经历了什么。
一、路上有火山
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小村子里,11岁的哈米德在清晨中醒来,
他先去为一家人准备早饭——挤羊奶,然后收拾一下书包(其实是个塑料袋),就出发去上学了。
为了上学,哈米德要在50℃的高温下穿越沙漠,走15公里,脚上只有一双人字拖,而脚下的沙子有70℃。
一路上没有一块地方遮阴,没有一片水源,不远处倒是有个活火山。
这是世界上最热最渴的一条上学路。出发前,米哈德抱着水桶狂饮,因为他要在酷热的沙漠里,不停地跋涉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中间没有水喝。如果遇到沙尘暴,可能会迷路,再也回不来了。
看着哈米德渐渐消失在沙漠中的身影,老父亲担心地说:我最怕他倒在沙漠里,有些人晕倒在沙漠里,就再也起不来了。
恐怖,让年幼的孩子拿命去上学,这不是人间地狱吗?可是哈米德的父亲也只是眼中有一丝忧虑罢了。
难道父母不疼孩子,看孩子遭这么大罪不痛苦吗?
仔细想想就可以理解。哈米德是家里七个孩子中唯一能上学的,他是老大,让他去上学就意味着家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劳动力。
为了让他上学,父母必须承担更多的活儿,妹妹整天放牧,在酷热的沙漠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所以,让哈米德去上学这件事,全家人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虽然哈米德的上学之路是与死相伴,但对他来说也是一条生之路,一条通往希望的艰难之路。
到了学校,他已经精疲力竭,早餐只喝了几口羊奶,可是还要打起精神学习。米哈德非常聪明,十分喜欢做数学题,这次他又答对了,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比起忍着炎热和饥渴在沙漠放牧,在矿场劳作,学习让哈米德感到快乐,知识仿佛沙漠里的甘泉般滋润着他。
而哈米德的同伴,放了学还要去盐矿帮爸爸干活,在50度的高温下,使劲把盐块砸碎。
9岁的卡迪嘉,放了学也不能回家休息,还要去帮父母挖井。她最大的愿望是,嫁到有自来水的地方。
到了井边,卡迪嘉连口气都没喘,就跳了进去,她不断地、飞快地把井里的泥水舀出去。
繁重的劳动中,只有喂骆驼喝水时令她笑了起来。这时候,她才有点像个孩子。
上学之路虽然凶险,但不上学的生活亦是苦不堪言,每天只有在学校的那几个小时,才能做个孩子。
看到这里,我在想,那些不上学的孩子童年可能早已结束,他们更早的就挑起了生存的重担。
什么是童年?
能坐在安安静静的教室里,精神饱满的上课听讲,回家有时间做作业。做完功课可以和小朋友玩耍,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不用还未成年就挑起生活的担子,这就是童年,这就是幸福又美好的童年了。
这件在我们眼中非常平常的事,在世界上最贫困的地方却是奢侈的,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
所以,小米哈德,卡迪嘉历尽艰难,上了一天学,回到家脸上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多少拥有一点珍贵的童年。
脚下有一条上学的路,眼中就有了光芒。
二、河里有鳄鱼
在南美洲的尼加拉瓜的热带雨林,弗洛雷斯三姐妹的上学路同样令人心惊胆颤。
三姐妹,大姐才9岁,最小的妹妹5岁。她们十分懂事,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帮妈妈洗衣服。
吃完早饭,大姐二姐一人扛起一支船桨,领着小妹,雄赳赳,气昂昂去上学。
三姐妹需要划船上学,这艘独木船太破了,到处渗水。每次出发前,女孩们要花费15分钟把船里的水舀出去。这还能叫船吗?
然后,三人合力把一艘重达公斤的船,推下水。光这套程序走下来,三个女孩就累坏了。
生活就是这么不公平,别人的一小步,他们要废九牛二虎之力。
终于开船了,9岁的大姐在船尾掌舵,二姐在船头划船,5岁的妹妹坐在船中央,她的任务是时不时地把积水舀出去,不然船会有沉没的危险。
船底积满了水,鞋都漂了起来。她们经常是带着湿的课本,一身湿淋淋地走进课堂。
三姐妹上学之路,需要通力合作,少了谁都不行。有一人生病,三个人就都不能去上学了。这条路本身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课。
姐妹们必须奋力划船,因为船太破了,时间越长越有沉没的危险。一路上,还要小心头顶上纵横交错的树枝里会掉下毒蛇,毒蜘蛛!
如果遇上坏天气,随时会翻船,而河中等待她们的是可怕的鳄鱼!
当三姐妹挣扎在上学路上时,她们的妈妈正在丛林中种香蕉树,她非常担心女儿,祈祷她们能顺利抵达学校。
没有电话,假使孩子没能到校,出了什么意外,妈妈也无法知道,她只能期盼孩子们天黑前平安回家。
三姐妹上了一天学,午饭只有一碗红豆饭和一块玉米饼,都是10岁还不到的孩子,回家的路上体力不支。
二姐坐在船头摸鱼,大姐在船尾一边吃力地划船一边生气,催促妹妹使劲划。小妹一动不动坐着,任凭水从船底满上来,孩子太累了。
这时候,天越来越黑,开始下起雨来,船里的积水更多了。如果不在1小时内到家,如果雨下大了,后果不堪设想。孩子们害怕了,顾不上疲惫开始奋力划船,终于安全到家。
此时,雨过天晴,天上出现了彩虹。
岸边有村里的小孩在游泳玩耍,三姐妹已经累得不想玩了,她们只想快点回家,抱抱妈妈,这一路太辛苦太磨难了,孩子们太不容易了。
妈妈今晚给她们做了熏肉,香气扑鼻,三个娃开心地笑了。没有恐惧,没有忧愁,仿佛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这是一条充满危险的上学之路,也是一条勇敢的上学之路,我既为他们感到辛酸,又佩服这些孩子。苦难令他们的童年如此彪悍。
三、七天七夜
这个片子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两个平常。
我们眼中的危险苦难对他们来说是平常,而他们渴望的幸福,同样是我们的平常之事。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们是把艰难当作平常来看的人,而我们是把幸福当作平常的人。
这可能也是现代人的一大特点,把幸福当平常。当我们习惯了把幸福当作了天经地义,当作了生活的下限,就容易活得焦虑,活得不开心。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一颗平常心,但其实只有非常之人,只有经历过非常之事后,人才能有一颗平常之心。
因此,我也理解了,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艰难险阻,孩子依就乐观坚强,笑得天真无邪。
在蒙古国有骑马过冰河的小男孩,在墨西哥有攀登绝壁上学的孩子,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丛林里,两个孩子和他们的父亲,在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中,风餐露宿,跋涉多公里,7天才能到达学校。
他们渺小的身影,在恢弘壮丽的大自然中,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天地之间,如果没有人类的坚韧不拔,苦苦地奋斗,风景再美也只是一部风光片。
风景只会令人陶醉,只有当我们在其中发现了人的足迹,看到了人的命运,以及人们对自己命运的顽强抗争,你才会感到浩瀚的沙漠和青山绿水都是有生命的,都包含着无穷的意义。
天地间人就是高贵的,和钱没关系,和贫富没关系。因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有没有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勇气,有没有一个百折不回,永不后悔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