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强震一场跨越疆界的中国救援

发布时间:2020/8/23 22:23:58   点击数:

说起厄瓜多尔,大多数人还比较陌生,其实他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

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因为赤道贯穿国土的大部分而得名(赤道一词的西班牙语为“厄瓜多尔”),又因为盛产香蕉被誉为“香蕉共和国”。厄瓜多尔国土面积25.6万平方公里(比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略大)。人口约万,国内生产总值.3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半个和整个甘肃省)。

香蕉共和国的飞来横祸

这次发生的强震,已经造成人死亡,人受伤,两万多人失去家园,近万栋建筑被毁。对于厄瓜多尔这样一个中小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场“飞来横祸”。看看发生地震后的厄瓜多尔,房屋倒塌,桥梁损毁、交通受阻、大面积断电。

地震发生位置

地震发生后的厄瓜多尔

房屋倒塌

死亡人数不断上升

这次,

是厄瓜多尔十年来最严重地震。

灾难面前,我们是伐木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8日就厄瓜多尔发生强烈地震向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致电表示慰问。习近平表示,惊悉贵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对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我相信,在总统先生和厄瓜多尔政府领导下,厄瓜多尔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同时,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了对外人道主义紧急援助部际工作机制,先后提供万美元现汇援助、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什么是对外人道主义紧急援助部级工作机制?   对外人道主义紧急援助部际工作机制于年4月正式建立,适用于中国政府在受援国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并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时,对受援国开展的紧急救援行动。   工作机制由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卫生计生委、地震局、民航局、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共同建立,保障紧急救援行动快速反应、统一协调、急事急办、高效运转,体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中国救援“果断出击”

中国在厄瓜多尔有大约80家企业,厄8座水电站中的7座是中资企业承包建设的(其中,中资企业兴建的辛克雷水电站使附近社区成百上千个家庭摆脱了贫困,当地工人们学到了技术,提高了劳动素质)。中水电在年被厄媒体评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企业之一。中石油安第斯公司也在当地建立了医院。

灾难发生后,正如一家中资企业的老总所说,灾难来了,我们都成了厄瓜多尔人,对受灾的人民伸出救援之手我们责无旁货。

当地的中资企业,在中资企业商会的组织下,第一时间开展赈灾行动。他们购买了大米、水、白面、衣物、纱布、尿不湿、驱蚊水等物品(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物品,但点点滴滴的个人捐赠汇聚着中资企业对灾区的关爱)。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促使他们承担起了运输、分发的工作,为的就是一袋大米、一瓶水要递到灾区老百姓手中。

灾民KleverVera收下物资包,表示非常感谢。

物资发放现场

一个笑脸可以说明一切

照片标题叫“我们是一家人”

有些中资企业还紧急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临时党支部”

  参与救援的员工这样说:“废墟,尸体腐烂的气味,这就是重灾区。从踏入这里开始,我的人生改变了——我们要更努力地去生活,去爱,去原谅,去帮助他人。灾民们生活在恐惧、饥饿、伤痛中,其他人难以想象。”

中国救援队的大叔们也很给力

奈斯琪美是一位38岁的高龄产妇,进行完剖腹产手术不久就遭遇了此次大地震。医院在此次地震中完全损毁,当地炎热的天气使她的伤口开始感染发炎,并有恶化的危险。

中国救援队医疗官徐音决定立即为她进行拆线和清创手术,副队长吴刚用手电补充照明,随队翻译杨小华则成为一名称职的护士。手术时,刚出生8天的宝宝就一直躺在母亲身边。手术成功了,队员们虽然满头大汗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欢畅和喜悦。

家住佩德纳莱斯市郊的赛萨琳娜老奶奶已经83岁高龄,是7个孩子的祖母,居住在一处已建成13年的木板房里。赛萨琳娜告诉救援队队员,地震来袭时,木板房就像一艘处在狂风暴雨中的小木船一样剧烈摇晃,幸运的是一家人全都安全逃了出来。

  望着眼前这位老奶奶和随时要坍塌的木板房,队员们决定为她建一处防震庇护所。队员们勘察了附近的地形,进行了设计规划,购买了建筑需要的木桩和板材。不到24小时,这座抗震小屋便搭建完毕。

4月21日,在厄瓜多尔卡诺阿,中国救援队队员向灾民捐赠药品。

4月21日,在厄瓜多尔曼塔,中国救援队队员准备前往佩德莱纳斯灾区。

总统说:中国人是香的

当地时间22日中午,中国救援队队员们刚从救援现场返回营地,正在佩德纳莱斯视察灾情的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来到了他们面前。科雷亚用力握着中国救援队队员的手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从遥远的中国来!”

正当科雷亚准备和队员们合影时,队员对科雷亚说:“总统先生,我们已经5天没有洗澡,身上都很臭啦!”科雷亚回答道:“不不,你们的味道很香很香。”说完,又与中国救援队的队员们热情拥抱。

厄瓜多尔媒体说:

对中国援助表示钦佩

厄瓜多尔Telegrafo、Expreso、RadioQuito、Ecuavisa、Teleamazonas、TCTelevision、GamaVisionTV等主流媒体均在21日晚和22日上午发布消息,对中国援助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认为中国在厄危难之际采取行动,展现了大国风范。

厄瓜多尔媒体ElComercio以往拿中国话题大做文章,经常发表危言耸听的言论。但此次面对中方予以紧急援助的事实,作出了全面的报道,对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表示钦佩和肯定。

厄安第斯通讯社报道称,中国是此次震后最快施以援手的国家之一,中资企业组成的救援力量在震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友谊的飞机说飞就飞

为尽快将物资运达灾区,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国航、东航五架包机,于4月26-28日启运物资。第一批物资已于26日晚(北京时间)从天津启运,预计27日晚(北京时间)运抵厄瓜多尔。中方将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全力支持厄方尽快将物资发放至灾民手中。

一场飞来的灾难,把两个相距万里的国家紧紧联系了起来。只有那些经历过地震的人们才能真正理解灾后的恐惧迷茫,也才能真正理解黑暗中伸来的救援之手的意义所在。一场中国救援,跨越了国的疆界,也跨越了心的疆界。无数中国的救援力量在源源不断地奔赴灾区,我们的救援仍在路上。。。

本文素材来源:驻厄瓜多尔经商参处、在厄中资企业、新闻媒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pingp.com/rkzz/1957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